“我靠重庆”“下车”的深层次原因


“我靠重庆”“下车”的深层次原因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2年7月11日
关于7月7日引起网上热议的“我靠重庆”车身广告,6月11-14日在重庆成功进行了敏感问题民意调查,并发出了“仰望星空希降温”心声的、持续质疑温家宝多次考察过的三一的“行贿门”的真相不公开的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连续撰写、发布了三篇博文:
 
 
一、2012年7月8日《车身广告“我靠重庆”必“下车”》
二、2012年7月10日《“我靠重庆”的“下车”已成定局》
三、2012年7月10日《利川旅游局一副局长,靠重庆“升”为“副军长”》
在《利川旅游局一副局长,靠重庆“升”为“副军长”》一文,刘先明分析了“我靠重庆”“下车”的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
“我靠重庆”之所以会“下车”,除了文字的歧义以外,我分析,可能还有另一层原因,那就是,重庆曾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非去不可”的红地方,但是,今年三月中旬成为了一个被要求反思的敏感地方,于是,很多网民就有足够的兴趣去找有关重庆的事情进行反思,“我靠重庆”正好被人找到了,并快速上升到相当高的高度去反思了。
 
7月11日,恩施新闻网发表的《考虑到与重庆长期以来睦邻友好关系 利川方面决定修改“我靠重庆”广告语“我靠”改“比邻”彰显的是诚意》的新闻,披露了《我靠重庆》的来源,印证了刘先明的分析,该新闻写道:
争议广告来自灵感突现
7月9日,利川市旅游局副局长谭俊向记者解读了广告语的来源。谭俊介绍说,这个广告其实很有创意,一看,就被记住了。其实这个广告来源于利川市旅游局局长孙福明出差的一次灵感突现。当时,孙福明在武汉出差,看到一个房地产广告上写着“我靠地铁”,这让他记忆极为深刻。
回到利川后,孙福明便与旅游局党组成员商议,把旅游广告做到重庆去。广告要达到简明、记忆深刻的目的。在经过多次商议后,决定使用“我靠重庆,凉城利川”的广告语。在经过重庆有关方面审批后,该广告语在重庆公交车上出现,总费用50多万元。不料,这句广告语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
 
如果在网上搜索“我靠地铁”,可以发现,昆明、常州等地也有“我靠地铁”的房产广告,但是,都没引起网民足够的兴趣去关注和热议。
 
 
刘先明认为:当重庆成为敏感地带后,如果利川旅游局没有在重庆投放和发布“我靠重庆”车身广告,而是哪家房地产公司在重庆投放和发布了“我靠地铁”的房产广告,那同样也是会引起广大网民的足够兴趣,以逆反或“反思”的心理去围观和调侃、热议,并掀起一场网上风波的。
“我靠重庆”“下车”了,表面上,是网络的力量把“我靠重庆”推下车的;实际上,是众多网民的趋同民意把“我靠重庆”推下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