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关系民生大计
● 陈 宏
据新华社报道,针对近期媒体关于一些城市以“稳增长”为名拟放松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就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和下一步政策走向等问题近日强调,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
5月全国各地楼市成交活跃,当月30个重点城市的新建住宅成交量预计将刷新2011年1月调控后的新高。北京住建委网站公布的网签数据显示,5月份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网签总量为23174套,环比上月网签量上涨了30.3%,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大幅上涨了50.4%。
在房地产投资创新低、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被抑制的楼市刚需需求入市,部分城市放松房地产政策,开发商以价换量进行促销,楼市初现回暖。但是回暖犹如昙花一现,预计下一个高潮应是在金九银十。从长远来看,对房价的总体影响也十分有限,调控之手仍在,房价应将延续下行走势。通过近年来的持续调控,房价猛涨的动力不足,加之市场融资的规范,信贷融资渠道收紧,部分房地产企业在资金压力增大、库存高企的情况下,以价换量,房价不会有大幅上涨的基础。
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放松。5月18日至20日,温家宝总理在武汉市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并主持召开河北、辽宁、江苏、湖北、广东、陕西六省经济形势座谈会,温总理指出,“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限购政策”。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要“稳定和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强调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和税收政策,只对首套房的信贷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表明对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等调控措施未变。
投资性需求如今不再是主导,与此同时,保障房压市加大了市场供给,对遏制高房价也起到一定作用。“十二五”规划要求,在2011年至2015年内,完成36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去年保障房开工任务为1000万套,今年新开工的数量为700万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已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228万套,基本建成150万套,完成投资2470亿元。
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楼市还处于一个相当不稳定的状态,地方政府需要找到拉动投资增长与降低房价的最佳结合点,地方的“超调”刺激政策,对部分市民理性购房心理将会产生一定影响,对个别地方突破国家调控政策、放松抑制不合理购房政策的,要及时予以制止,决不让调控出现反复。同时,要杜绝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即使个别地方楼市出现“涨”声,也是不可持续,以刚需推动房价全面上涨将难以成行。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发布了近5年“最具幸福感城市”名单,据了解,“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内容涉及人情味、交通状况、医疗条件、教育质量、自然环境、房屋价格、物价水平等20类指标。在这20类指标当中,有一项是当前绝大多数居民最为关心的话题,那就是房价。虽然我们不能单纯地将幸福感与房价挂钩,但房价的高与低确实会对人们的安居乐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房价越高,幸福感越低;相反,房价越低,幸福感越高。
由于合理房价的目标尚未实现,对普通购房者来说房价仍处在一个高位,房地产市场调控要维持现状压力很大。从某种程度上说,房价不降就是涨,调控必将在现有行政手段基础上采取新的措施。全国40个大中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将在今年6月底前实现联网,但房产税在年内全面推广的可能性不大。
稳定和严格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关系民生大计。在确保经济稳增长的同时,各地应严格执行中央的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限购等措施不动摇。同一频率的楼市回暖,说明呈现一定规律性,既然有规律性,就会有解决方案,以引导房地产市场良好秩序的形成,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