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讯早高峰聚合


5月经济数据公布在即 多家机构预测

  本周国家统计局将陆续公布5月经济数据。多家机构预测,CPI同比涨幅有望继续下行,多家机构给出的同比涨幅预期值在3%-3.2%之间。

  经济数据或继续低迷,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至20%以下,零售则继续小幅上升,进口和出口虽然都较上月反弹,但仍在10%以内。工业增加值预计会小幅反弹,但增速仍为个位数,不会出现实质改善。中金公司预计,5月的工作日天数多于去年同期,工业增速有望反弹至10.2%,进出口同比增速也将出现回升,不过仍维持在低位,贸易顺差将扩大至200亿美元左右;反映内需的投资和消费仍表现乏力,增速分别继续回落至19.5%和13.8%。

  业内人士分析,各项数据公布前后,政策调控窗口或再度开启。若5月数据仍旧不佳,应下调利率稳定预期刺激需求。

研究允许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改委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要稳步推进金融国际化。

  适度加快金融市场开放。扩大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境外主体范围,研究允许符合条件的国际金融组织、境外货币当局和金融机构将持有的人民币投资我国金融市场。推进中资金融机构在境外开办人民币业务和人民币金融资产境外发行。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序拓宽对外投资渠道,健全对外债权债务管理。有序扩大证券投资主体范围,提高证券投资可兑换程度。研究允许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逐步放宽境内机构在境外发行有价证券,拓宽境内投资者对外证券投资渠道。进一步研究放宽其他资本项目跨境交易及拓展境内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
扩大人民币对外使用。积极稳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对外贸易、跨境投融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保障跨境人民币结算、清算渠道畅通便利。推动境内人民币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与有关国家开展双边本币互换,支持有意愿的经济体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逐步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储备功能。

  稳步推进金融机构国际化。在商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通过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并购等多种渠道,到境外开展业务,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金融服务支撑。支持国内大银行在提升对内金融服务水平的基础上,稳妥有序地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全球金融运作能力和国际化经营水平。适时引导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到境外开展国际业务。坚持以我为主、积极审慎,适时引入高质量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境内金融机构战略性重组。

不良贷款压力增大银监会要求五大行自查28万亿贷款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压力日益增大。银监会已经要求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开展贷款五级分类自查工作。银监会推动的此次五大行自查,主要集中在贷款分类在制度、流程、操作三个层面是否合规、准确,自查结果已于5月底上报给监管机构。
上述知情人士还表示,自查范围包括五家大型银行截至2011年末全辖境内各相关贷款五级分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情况。此举旨在充分暴露信贷风险,这从另外一个方面也说明,监管层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心。
据悉,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资产总规模占据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的半壁江上以上。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末,工行、建行、中行、农行、交行的贷款余额分别为7.8万亿、6.3万亿、6.3万亿、5.4万亿以及2.6万亿元,五家银行贷款总规模合计约28万亿元。2011年末,工、农、中、建、交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730亿、870亿、630亿、710亿和220亿元,合计3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