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的“核心”意识和主动融入的发展思路值得肯定
李华新
日前,重庆都市工业协会到邻水商谈建设园中园,为30多家排队等候入驻邻水工业园区的重庆企业建设厂房。
作为四川省距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县,邻水采取多种方式,打破行政壁垒,融入重庆发展。近年来,重庆70多家企业陆续落户邻水工业园区,区内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速保持年均50%以上,实现“由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转变。受益于川渝合作,邻水迈上工业强县新征程。(《四川日报》120603)
邻水因为在重庆的边缘,从邻水出发,经渝邻高速公路到重庆两江新区和江北机场,仅需40分钟车程。 四川省 “十二五”“一极一轴一区块”的发展规划,将邻水推上“一区块”中借力重庆发展的最前哨。邻水县委书记李隆席介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提出“设立川渝合作示范区”,更坚定了邻水冲破行政壁垒,配套重庆发展,建设川渝合作核心示范区的信心和决心。
邻水的发展需要改变思路,需要主动融入,借力重庆发展,需要打造载体。邻水着力建设核心示范区,三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如今在重庆,不少企业的产品配套,特别是汽摩配件来自邻水,市场上新鲜瓜果蔬菜和肉食禽蛋也来自邻水。
临水不能因为行政区划而自己就束缚助自己。接力重庆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而且在川渝经济区的发展中邻水应该是受益者,也是开拓者。
规划建设30平方公里一区多园的经济开发区,启动建设机电产业园、铸造产业园、轻工业产业园、物流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并在渝邻高速公路川渝界高规格、高起点规划打造“飞地工业园区”。
而且说实在的所谓的川渝经济的合作,邻水应该是个范例。 产城一体,相融发展。邻水紧抓邻近重庆的区位优势,探索“两化”互动的特色路径。而主动主动融入之后,也极大地促进了邻水的两化的建设步伐。
笔者行文至此,想到了济南北部的齐河县,这个县紧邻济南,但是不属于济南的行政区划,电脑上却是沾了济南的光,济南的很多企业在该县落足,不仅省却了很多的投资成本,而且也给当地带来物流人流和商机,济南的不少企业,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建厂,就是因为这里的土地价格,而且是这里据济南非常近,这个县去年得益于这些企业的投资拉动,就到几十个亿。而且势头现在仍然在持续。而与济南仅仅是黄河相隔的这个地区,虽然属于山东的德州,但是却是属于边缘地区。因此在区划上虽然不属于济南,但是经济的发展确实依赖与济南,得益于济南省会的大市场。
邻水尽管和齐河县不仅相同,但是其发展思路有一比。 “冲破行政壁垒,实现经济的无障碍交流与合作。”;邻水主动融入重庆,又得益于重庆的发展,在在重庆的经济圈中邻水的受益,也非行政区划所能限制。随着邻水快速融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去年以来该县新增城镇建成面积4.5平方公里。新型城镇化,又成为邻水工业发展的催化剂。因为,经济发展的互惠双赢决定了这一跨区域合作是必然的。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