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圈的一点理论与有效实践


 
 
【鄂西圈三年行动计划宣传补充素材及新闻点提示】
 
 
一、鄂西圈的一点理论旁证:区域经济理论+政府政策推动
 
20世纪50年代形成、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理论,是在区位论与发展经济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逐渐演化发展而来的。两大主题:区位选择、区域经济发展。前者主要反映微观经济活动聚集和扩散的主体理性,后者主要表现在中观、宏观层面。
杜能(Tunen,1826)创立了农业区位论,韦伯(Weber,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提出中心地理论,勒什(Losch,1940)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萨缪尔森(Samuelson,1952)与柏克曼(Beckman,1968)奠定了空间经济理论基础。
阿罗(Arrow,1962)最早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解释经济增长,政府可以采取适当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率,使经济实现帕累托改进。罗默(Romer,1986) 用知识的溢出效应说明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卢卡斯(Lucas,1988) 认为整个经济体系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造成的。规模经济内生化的结果是区域经济增长差距越来越大。
启示:政府政策推动包括文化在内的知识溢出可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最优发展的“帕累托改进”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以及纽约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
有学者指出,两位学者的研究交集在于“政策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而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危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政策危机,所以需要研究政策变量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
 
 
二、鄂西圈的实践成效:笑谈在世界的排排坐
鄂西圈的世界经济地位(以人均收入衡量):启动时的3年前相当于亚洲的印度尼西亚、伊拉克的地位,3年来的努力使其在世界181个国家和地区的地位“上升19位”,由119-120位,进到100-101位,现在相当于上升到北美洲的伯利兹、大洋洲的汤加的地位。
 
依据IMF2010年4月发布的数据,世界182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人均收入(以GDP计):最高卢森堡104512 USD/人,第9位美国46381 USD/人,日本17位39731 USD/人,最低布隆迪163 USD/人。
中国3678USD/人,位列第100位。尽管经济总量“十二五”开始将超过日本,但人均收入还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
湖北3289.93 USD/人,对应介于位列第103 位的Cape Verde佛得角(3445 USD/人)和104 位的Turkmenistan 土库曼斯坦(3242 USD/人)之间。
2009年,鄂西圈人均生产总值18303.11元,以当年年底人民币兑换美元价格6.8:1计算,约合2191.63 USD,对应介于位列第119 位的Indonesia印尼(2329 USD/人)和120位的Iraq伊拉克(2108USD/人)之间。如果作为一个国家(地区)来比,鄂西圈在世界上处在中等偏下的位置。
 
 
 
鄂西圈实践成效(一):在全省、全国、世界的“地位上升”
 
版图面积127847平方公里,占全省185900平方公里的68.77%。
2008年鄂西圈人口总量2948.8万人,占全省6110.8万人的48.26%
 
3年前,鄂西圈战略起步时即2008年的相对数据:
      GDP为4358.29亿元,占全省的38.47%;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9.93亿元,占全省的21.11%。
 
3年后的2011年鄂西圈相对数据:
      GDP为8060.58亿元,占全省的41.1%,占比提高了2.63个百分点;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12.54亿元,占全省的28.1%,占比提高了6.99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鄂西圈与武汉城市圈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2011年人均GDP:
中国35199元,相当于5578.29美元(IMF为5414,),第89位。
湖北34233元,相当于5425.19美元,处在第88位的多米尼加(5639)和第89位的祖国(5414)位置间。
鄂西圈26939元,相当于4269.31美元,在世界的地位处于第100位的伯利兹(4349)。第101位的汤加(4221)之间。
(按2011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6.31计)
这比启动时的3年前在世界181个国家和地区的地位“上升19位”,由119-120位,进到100-101位,现在相当于上升到北美洲的伯利兹、大洋洲的汤加的地位。
 
 
鄂西圈实践成效(二):10个方面定性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
景区建设迅速提档升级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加速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大幅度提高
旅游市场主体纷纷入驻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文化产业得到大发展
品牌价值
人民幸福感
 
例子:武神生态公路旁与神农架交界的房县桥上乡(首次发现野人的地方),3年前,鬼不生蛋,农民几千年来还是贫困,农民年收入两三千元。实施鄂西圈,打造武神生态公路,使武当山到神农架里程由6小时缩短为3小时(下一步十房高速路建成,还将进一步缩短),特色民居改造与村庄环境整治,桥上乡(现在更名为野人谷镇)的农民在家里开餐馆、旅店、出售土特产,路边一户农民将自家房屋挂上“妙峰山庄”的牌子,2011年盈利四五万元。
因为《山楂树之恋》电影外景地,鄂西圈组织原生态打造,改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助推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百里荒由1棵山楂树变成了10001棵山楂树,青龙村发展接待经济使“农产品”座变“农商品”。
 
 
鄂西圈实践成效(三):14项主要指标定量(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3年来累计增长(%
3年来年均递增(%
1、地区生产总值
79.32(未按不变价折算)
21.49(未按不变价折算)
2、四A景区保有量
60.87
17.17
3、五A景区保有量
500
81.71
4、旅游从业人员
45.38
13.29
5、投资过亿元的市场主体
296
58.21
6、三星酒店保有量
42.59
12.56
7、四星酒店保有量
77.27
21.03
8、五星酒店保有量
+∞
+∞
9、旅游人次
112.5
28.56
10、旅游总收入
152.52
36.18
11、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
7.51(个百分点)
2.5(个百分点)
12、森林覆盖率
1.15(个百分点)
0.38(个百分点)
13、交通公路总里程
12.98
4.15
14、高速公路里程
46.95
13.69
 
以五A景区保有量为例,湖北省3年前为2个,其中,武汉城市圈1个(黄鹤楼景区),鄂西圈1个(三峡大坝景区)。3年后的现在,湖北省增加到6个,增加的4个全部在鄂西圈(武当山景区、神农架景区、三峡人家景区、神农溪景区)。
投资客商纷至踏来,投资过亿元的文化旅游市场主体(企业)由3年前的25家,增加到现在的93家。
 
 
鄂西圈实践成效(四):“五超”(超自身历史、超全省平均、超全国平均、超国家定点监测的全国119个重大景点平均、超湖北周边旅游发达省份平均)
 
2011年,鄂西圈旅游人数1.05亿人次,比开始实施鄂西圈建设的2008年增长118.03%,年均增长29.66%,远超全国(14%)、河南(15.23%)、安徽(24.07%)、湖南(25.7%)的年平均增速;
2011年,鄂西圈旅游总收入656.54亿元,比2008年增长163.79%,年均增长38.21%,远超全国(23.97%)、河南(20.74%)、安徽(27.03%)、湖南(27.98%)的年平均增速。
 
 
三、鄂西圈十二大重点工程(另有专题,此处略)
 
四、鄂西圈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工程
景观一、二期工程初战告捷:
省政府专项投资共1亿元,带动省直相关部门和地方配套资金5.65亿元,带动老百姓特色民居改造投资约3.57亿元。沿线植树造景5.4万亩,提升交通路政路权内的景观970公里,提升服务区、出入口22处,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节点25个,改造特色民居5.1万户,竖立旅游标识标牌658块,均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得到中央和省领导的肯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和游客的高度美誉。
 
景观三期工程项目包括以下6类:
公路生态景观工程项目,特色民居改造项目,沿线旅游节点功能提升与景观建设项目,特色示范项目,旅游标识标牌项目,其它工程项目。以上项目计49个小项目。其中,公路生态景观工程项目8个,特色民居改造项目17个(共计11521户),旅游节点功能提升与景观建设项目8个,特色示范项目7个,旅游标识标牌项目3个,其他工程项目5个。总投资35871万元,其中,省政府专项资金5000万元,地方政府21361万元,省林业厅3070万元,省交通厅6050万元,省旅游局300万元,省民宗委100万元。
 
 
五、鄂西圈下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的6个方面示范:
示范引导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示范引领资源整合;
示范引领体制机制创新;
示范引导社会资金投向;
示范绿色、原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多种模式;
示范带动旅游区群众致富。
 
力争第一个三年期间,即从现在起到“十二五”末,在资源整合、体制机制创新、投融资模式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盈利模式创新、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各形成1—2个典型工程,引领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发展、品牌发展、创新发展。
 
 
其中,首批示范工程:几点、一线、一园区、一大片
省战略规划办依据示范工程遴选办法对各市、州(林区)圈办申报的示范工程进行遴选,对初选项目进行了调研,并通过专家评审确定了首批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工程。
首批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工程确定为“几点、一线、一园区、一大片”。
“几点”为示范村镇。荆门客店镇(特色文化改造型)、十堰均县镇(移民新建型)、恩施女儿寨(企业主导新建配套型)、郧县柳陂镇绿色幸福村镇(产业转型致富型)等生态文化旅游综合镇建设示范工程同时推进。通过不同类型示范镇建设,为鄂西圈各地的集镇建设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示范样板。同时,对初步建设成型的示范村镇,如襄阳五山镇及堰河村、宜昌枝江问安镇,结合景观三期工程适当完善,由省发展战略规划办公室授予“绿色幸福村镇”的牌子。
“一线”为襄阳市绿道网建设项目。该项目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相结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将绿道的地位上升到城市建设的最高层面。不仅改善生态环境,整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便民利民,更让城市居民从水泥大楼和密匝的汽车流中回归到主体的地位,对其它城市的人文城市生态建设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一园区”为武当太极文化产业园产业富民建设项目。武当太极文化产业园依托武当山的生态资源和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太极文化,以企业合作为主引进国外创意理念与先进技术,把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现代科技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示和发扬,同时让旅游区居民成为社区利益共同体,为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示范借鉴。
“一大片”为横跨随州、荆门、襄阳(枣阳)、孝感(安陆)等四个市的大洪山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大洪山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具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探索新的运作机制,为鄂西圈同类地区提供资源整合和开发模式创新的示范。
 
 
六、鄂西圈补充的一些小小的新闻亮点
 
将随州炎帝神农文化与荆门农谷整合发展:
整合生态文化资源是3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比如,随州炎帝神农文化与荆门农谷,地域都在大洪山区域,文化一脉相承。具体从培育企业跨区域进行“生态保护+现代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链+农民社区共同利益体+合适的投融资模式”突破。
 
 
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
省发改委(战略规划办)授予五山镇堰河村“绿色幸福村镇”的牌子。
绿色幸福示范村“绝不是拆旧建新,成排上线;绝不是硬化僵化,碉堡成群;绝不是迁村腾地,集中建镇;绝不是青壮外出,留守老人;绝不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绝不是以邻为壑,漠不关心;绝不是传统农业,乡镇经济;绝不是干群鱼龙,党员消隐;绝不是一味现代,一味传统;绝不是金碗讨饭,上访聚众;绝不是好心坏事,建设窟窿。”
“传统风貌+现代功能”成为这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坐标。“最重要的就是修复乡村社会的文化与历史元素,完善农民的自治的民主形式,保护原生态风貌,完善现代功能,让环境与心灵深处的精神营造(规划)很快迅速的落地,每一个乡村都能变成一个艺术品。在中国乡村建设过程中,艺术在乡村的形成,人的精神,老干部老党员,小学生与妇女的参与性,孝道文化,共同组成体验式的行为艺术作品。这种乡村实践是一次中国心灵栖息地的捍卫,是把生产力转换为艺术的过程,也是一次把生产过程演义为生活幸福力的过程。”
 
引入长效机制和民间力量,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示范村落:
在鄂西圈选取基础条件好的村落,打造鄂西圈10个生态文化旅游示范村(绿色幸福示范村)和大别山2个生态文化旅游示范村(绿色幸福示范村)。省发改委(省发展战略规划办)已经与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北京绿十字文化传播中心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本着“风貌古朴+功能现代+产业有机”的理念设计,不大拆大建,返璞归真打造鄂西圈生态村落,引导农民致富和走上幸福的道路。
 
明妃子 16:41:46
涉及荆州:
汉宜沿线、楚王陵沿线特色民居改造+
黄鹤楼——岳阳楼之间的老湾回族乡伊斯兰风情节点打造+
荆楚大遗址保护文博事业延展产业化等等
 
莫忘初衷   16:42:25
您考虑得很周全啊。。多给荆州出谋献计。
 
明妃子 16:45:26
哪里啊还请你们多指正,记者更接触实际且眼光敏锐思维开阔。
 
明妃子 16:46:01
荆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也应该是:
绿色幸福示范村“绝不是拆旧建新,成排上线;绝不是硬化僵化,碉堡成群;绝不是迁村腾地,集中建镇;绝不是青壮外出,留守老人;绝不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绝不是以邻为壑,漠不关心;绝不是传统农业,乡镇经济;绝不是干群鱼龙,党员消隐;绝不是一味现代,一味传统;绝不是金碗讨饭,上访聚众;绝不是好心坏事,建设窟窿。”
必须是:
“传统风貌+现代功能+有机产业”
 
莫忘初衷   16:46:26
是的是的。。
 
明妃子 16:48:25
难道拖拉机上楼?
扁担锄头土推车上楼?
散养鸡消灭?
让城市人断绝心灵的归宿?
 
明妃子 16:51:42
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端着碗串门互相夹菜!
小孩四脚爬地!
青石板沙土地!
木椅竹椅藤椅!
空调、淋浴、内厕、上网!
有机农业!
垃圾分拣!
 
明妃子 16:52:55
风貌古朴+功能现代+农业有机+文明复归!
 
明妃子 16:53:21
现在很多“新农村”搞反了!
搞成:风貌现代+功能如旧+农业有害+文明倒退!
 
襄阳绿道示范工程:
作为3年行动计划的“一线”,襄阳绿道,这是绿道,更是人道,是让人们从高楼大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从汽车的河流里泅渡上岸,不仅身体自在,而且心灵自由,成为解放了的潇洒人。绿道穿越、连接公园、景点、文博馆、田园,今后甚至医院、学校、政府、派出所之类,不仅具有特色生态、特色文化景观、旅游要素,而且具备便民的其它服务功能,配备专职的公务服务人员。人能行走于上,而汽车不能上去。最终通达县市区,1000公里分三期建设。首期工程已经启动,省发改委(战略规划办)以奖代补支持1000万元。
 
 
古隆中与黄家湾智慧爱情长廊:
景观工程融特色文化于特色生态,打造新景观,以小博大产生倍增效应。1800多年来,襄阳一直主打诸葛亮文化,这没有错。但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然有一个成功的女人。何况“阳春三月三,襄阳看牡丹。牡丹哪里好,还是黄家湾”,且诸葛亮隐居地的古隆中和他的夫人黄月英故居的黄家湾,相隔10里,是极为宝贵的线路资源,千万不能建成水泥柏油道路,而应该结合资源特色打造成智慧爱情主题的生态文化景观长廊。为此,鄂西圈三期工程在二期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将其纳入范围,建设襄阳黄家湾至古隆中景观廊道工程,提升襄阳景观整体品质,力图产生倍增效果与示范效应。正如徐新桥所写《襄阳黄家湾牡丹园开园小赋》——
汉水滔滔,如泣如诉。
1800多年来,你们歌颂着一个伟岸英俊的智者,也传颂着一个黄头黑色的丑女。
汉水滔滔,如歌如唱。
1800多年来,你们相拥拜谒古隆中,也顺便看看黄家湾。
汉水滔滔,如诗如画。
1800多年来,在一个闪光男人的背后,就该淡然一个女人吗?
汉水滔滔,如舞如蹈。
1800多年来,从黄家湾到古隆中,相隔8千米,但在你们的心中,难道真的相隔十万八千里?
汉水滔滔,非俱往矣。
阿丑其实不丑啊,阿丑奇美无比!
农历三月三,襄阳看牡丹,牡丹哪里好,还是黄家湾。
汉水滔滔,更看今朝。
从黄家湾到古隆中,万亩牡丹竞相开放,意连荷泽,情比洛阳,形成了我们中国三大牡丹基地之一,更冲刺吉尼斯纪录。
走——到洛阳看皇家牡丹;走——到菏泽看乡村牡丹;走——到襄阳看爱情牡丹,看智慧牡丹。
黄家湾—古隆中,十里牡丹,分外娇娆,构成了一条花道长廊。
这是欢之廊,这是喜之廊,这是爱之廊,这是情之廊。你们在这里看牡丹、赏牡丹、吃牡丹、喝牡丹、亲牡丹、爱牡丹。在你们的棉婚、铜婚、锡婚、银婚、玉婚、铁婚、金婚……的纪念日子里,你和你的情人相携来到这里,体味原生态的抬轿子、坐轿子之旅。从黄家湾到古隆中,从黄月英的娘家到她的婆家,还有月季、玫瑰、薰衣草、四季桂……渐次迎送,龙飞凤舞,这该是一桩多么美妙的事儿!你和你的情人,貌堪相适,才堪相配,情意绵绵,可谓花好月圆,珠联璧合。
汉水滔滔,何止1800多年。牡丹花为媒,娇娆富贵,直到天长地久……
 
 
在交通沿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若干亮点:
景观三期工程注重关键节点、特色亮点和可资借鉴的示范点。
比如在黄鹤楼与岳阳楼的中间节点洪湖老湾回族乡,依托洪湖岸边是家乡景区,建立伊斯兰民族风情旅游区,打造洪湖老湾回族乡特色旅游节点示范项目;
武汉市与西安市中间节点十堰郧县柳坡移民新镇,依托武当山太极湖景区,结合生态文化新村示范、扶贫游,打造柳坡移民新镇与生态文化旅游整合示范工程。
 
 
3.7公里与50公里:
3年行动计划从大处着眼,也从小事做起。比如,打通随州市“银杏谷”与安陆市的“银杏森林公园”之间3.7公里的“盲肠”,让游客少走50公里。突破行政阻隔,整合资源,实现双赢、多赢。小事不小,其实很大,大到方便游客,以人为本,尊重“上帝”。
 
 
荆州、荆门拓展:
如景观工程一二期中的特色民居改造,重点打造的是武神和神宜两条生态公路沿线民居,景观工程三期则结合荆州壮腰工程和省政府与国家签订的荆州片区大遗址保护协议,全线打造汉宜公路荆州段,以及荆州市楚王陵·熊家冢景区旅游公路沿线特色民居改造。
 
再比如,对新投运的随岳高速和沪蓉高速旅游完善标识标牌工程。随岳高速(随岳北段、随岳中段、随岳南段)和沪蓉高速(武荆高速、荆宜高速)两条路段设置旅游交通标识牌40块,服务区导览图20块,服务点20处。
 
纪南古城,春和景明。桃花村,桃花会,蝶舞蜂喧,五色人等,醉了百万百姓。
一棵开满鲜花的桃树,它是什么树呢,自然是生态树啰。
而一棵英俊潇洒的桃树,与一株婷婷玉立的桃树,相会在这个多情的春天,那么,它们是什么树呢?对了,已然是文化树啊。
荆州桃花村花香果爱,桃花开满报纸,桃香溢出电视,桃果口口相传,桃爱被人肉搜索。这下子,有许多人不远千里乘高铁,不远万里搭飞机,前来荆州桃花会。你瞧,这一对说广东话的年轻人,正学着两颗桃树,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谈情说爱;你看,那两口讲英语的老年人,把夕阳当朝阳,弯腰重拾满地桃红,也学着那两棵桃树,脉脉含情。此情此景,此景此情,荆州之桃,又是什么树呢?猜对了,旅游树。
荆州何止桃花盛。你随意走进一户贴着桃符的民居,观摩世界十八大奇迹之一——桃核微雕411年的楚国都城,或拄着桃杖叩问古街老道,起舞翩翩牵手细腰桃人,三天三夜还沉迷在郢城八岭。此时此刻,荆州之桃是什么树呢?你又猜对了,产业树。
生态树、文化树、旅游树、产业树,那到底是什么树?千树万树,桃花开处,荆州的父老乡亲们说,尽是摇钱树。
吃住行游购娱,吃的有蜜桃,住的有桃符,行的有桃杖,游的有桃花,购的有桃梳,娱的有桃人。荆州桃花村复建了古代的桃花庙,供奉着一位桃花女神,有诗题曰:
桃花盛世壮腰中,桃杖桃人举日红。荆楚桃符来避邪,桃梳展福寿桃风。
显然,这是原韵奉和唐五代崔护的那首名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只是意境全然反转。
 
 
宜昌打造旅游城市,起码标识标牌得清晰美观吧?
景观三期工程安排示范建设。
 
 
神农架木鱼镇槐树场、大九湖玖字号、红坪镇农家旅游主题社区:
景观三期工程安排新型社区盈利模式的示范建设。原生态农家+现代服务设施+互联网营销+利益共同体+政府规范管理。
在旅游热点集镇划出土地,为散居山民集中建特色文化主题社区街坊,一楼为门面,楼上居住;社区中节约下来的土地,每10户联营建一个家庭宾馆,形成一个既有人气,又有旅游服务功能的社区。10户联营的家庭宾馆,由农民自筹部分资金,再加上政府担保贴息贷款、农民土地抵押贷款建成。另外还试点一种主人与客人同居一屋(当然不会是同居一房)的国外流行的“B&B”模式(Bed and Breakfast)。

(感谢圈民们的伟大实践!感谢同事们的合作智慧!感谢记者们的帮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