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将主导手机市场未来


   前有淘宝网,后有360,盛大、网易等相继参战,互联网企业做手机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很多网友对此嗤之以鼻,以为这不过是互联网企业上演的一场闹剧,而且必然以失败告终。也有很多人认为,互联网企业做手机,目的不过就是为了预制自己的客户端软件,增加用户数。这些肤浅的认识终究会被历史的潮流所淹没。殊不知,互联网企业与手机硬件厂商的紧密结合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而且必将成为未来十年手机行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移动互联时代的商业爱情

  多数人尚未意识到,我们正在共同鉴证一场移动终端的历史性革命。以3G通信技术和智能手机系统为代表新一代移动应用技术,正在使手机从一种简单的通信工具,转变为一种多用途、多功能、智能化的互联网终端。这也就是所谓的“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

  传统手机生产企业,大多长于通信技术的研发和生产,而对于微机硬件、嵌入式系统(如手机等小型计算机设备中的操作系统)和实用软件的研发能力则十分有限。这就是为什么iphone会诞生于一家计算机公司(苹果),而不是诞生于传统手机制造巨头(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当然,早期的iphone在通信性能上的不足也说明了计算机企业存在的某些劣势。

  另外,传统的手机大多采用封闭式的软硬件系统,很难与公共资源平台进行有效的交互。有限的上网能力往往只能访问某些特定的网站。而现在智能手机系统则完全不同,强大的交互能力,特别是互联网上的交互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传统硬件生产企业,往往对互联网缺少足够的市场认知和研发经验,也往往缺少必要的敏感性。

  反观互联网企业,虽然拥有丰富的智能平台研发经验和互联网上的运营经验,但却明显缺少移动平台上的营销能力和宣传能力。不仅缺少有效的推送途径,甚至也缺少有效的宣传方式。通常情况下,硬件生产商在手机中预制了什么软件,用户就会使用什么软件;预制了什么样的软件推送方式,用户就会使用什么方式下载软件。

  所以说,没有互联网企业的参与,手机系统就难免缺少活力,缺少市场敏感性;而没有手机企业的支撑,互联网企业也难以推广自己的产品,并实现自身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价值链条。两者不仅是优势互补,甚至可能是共生共荣。

  所以说,在一个“移动”爱上“互联”的时代,你需要我,我也需要你,手机生产商与互联网企业终究会走到一起,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谷歌已经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中国的产业调整已经落后了一步。

  不过在眼下,国内的手机生产商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基本上还停留在手机预装指定软件,互联网企业协助营销的模式。而在未来,互联网企业,迟早会全面的参与到手机系统平台的研发之中,并在手机生产和销售的整个生命周期里发挥积极的导向性作用。到那时,手机的智能应用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手机营销模式的彻底转变

  手机生产商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不仅会使手机的智能应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会对手机的市场营销模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传统的手机营销,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做广告;当然也有不少厂家在互联网上做广告;再不就是在商场门口或学校里面围个场子,唱歌跳舞,宣传产品。这些传统的方式,不仅烧钱费力,而且受众十分有限,大大抬高了手机企业的营销成本。

  而互联网企业则拥有传统IT企业不可比拟的宣传优势。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自己广布的客户端软件,毫不费力、轻而易举的,同时发起对上百万,上千万,乃至上亿用户的宣传攻势,而且这种宣传攻势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

  显然,对于手机制造商来说,与互联网企业的直接合作,要比简单的在互联网上投放广告划算得多。互联网企业的加盟,不仅会大大提高软件系统的研发水平,同时还可以使手机产品廉价高效的享受海量规模的宣传渠道,从而大幅度的降低营销成本,形成价格优势。

  另外,从定制手机的角度看,互联网企业与手机生产商是利益共同体。因此,互联网企业做起宣传工作来也会不用扬鞭自奋蹄。不仅如此,联网企业追求的是广布客户端软件,之后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盈利收入,因此对于手机销售的利润的分成,一般不会有太多要求。

  所以说,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研发,合作营销,实是手机制造企业的上佳选择。

  平台与接口的激烈争夺

  互联网企业希望通过定制手机来预装自己的客户端,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除了与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之外,互联网企业涉足手机制造,还有另外一层难以言明的苦衷。

  在个人电脑领域,不论是联想台式机还是神舟笔记本,95%以上的个人电脑安装的都是微软出品的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几乎屏蔽了99%以上的硬件系统差异。因此,软件开发者只需要针对Windows的系统接口开发应用程序,就能得到普遍适用的客户端软件。

  但是,在手机领域,情况则完全不同,各种操作系统仍然处于群雄割据的年代。大的方面来看,世面上常见就有谷歌的安卓、苹果的iPhone OS,微软的Windows Phone、诺基亚的塞班等多种完全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而在细的方面,即便是国内手机品牌普遍使用的安卓系统每个手机生产企业也都会根据硬件系统的不同和内置应用的设计,对安卓系统进行或多或少的改造。也就是说,实际上,每个厂家生产的智能手机,甚至是每个不同型号的智能手机,其操作系统都是不尽相同的。

  这就给手机平台上的软件开发造成了很大的难度。特别是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某些客户端应用需要操作系统给予一定的开放权限,如果手机的内置系统不允许这样的权限,则相关的应用软件就无法实现特定的功能。

  也就是说,起码在现阶段,互联网企业想要让自己研发的软件在各路手机系统中更好的运行,就必须在各种操作系统上争取最佳的运行平台和系统程序接口。而想要获得这样的有利条件,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与手机生产企业合作开发。这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互联网企业必将主导手机的未来

  很多人都认为,互联网企业做手机,不过是一场闹剧,是在搅浑水,瞎炒作。其实不然,如前所述,互联网企业与手机生产商的紧密合作,是移动互联时代必然的潮流,不仅是解决手机生产商研发瓶颈的关键所在,也是互联网企业开拓市场、强化应用的必经之路。而且,从某种意义说,未来十年的手机生产,很可能会进入一个由互联网企业主导的时代。谷歌最早认识到了这个潮流,并且已经先行一步。

  之所以说互联网企业可能主导未来十年的手机发展,主要是因为,与绝大多数纯粹的手机生产企业相比,互联网企业:

  1) 用户规模更大,营销成本更低,市场影响力更强,宣传方式更迅速;

  2) 离用户更近,对用户的需求和反馈更敏感,更及时;

  3) 更善于智能平台的开发,更善于互联网应用的创新。

  因此,由互联网企业主导开发出来的定制手机,很可能要比手机厂家自己研发出来的手机更具市场前景;而一个由互联网企业主导的手机市场,应该会更有活力,更具创新力,更能适应用户需求。而这种环境也将为手机的硬件生产商带来一场新的春天和繁荣。

  据此,我们可以展望未来的手机市场,它至少会有以下三个特点:

  1) 手机生产商会为互联网企业生产越来越多的定制手机;

  2) 互联网企业会直接参与手机软件系统的研发过程,而不是简单的预置客户端;

  3) 网络营销将成为手机营销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