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专家:
陈南江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所总规划师
郑泽国 资深旅游策划专家
武旭峰 资深旅游策划专家
记者:最近鼓浪屿正计划对上岛游客实行总量控制,同时将面向全国实行网上预约票,推行“一票制”。虽然具体的限客措施和票价尚未最后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8元船票随意上岛的时代即将终结。各位专家对鼓浪屿限客和“一票制”计划有什么看法?
郑:我认为这是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错误决策。像厦门这样的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应该逐步降低票价,最终走向免费;而不是圈起海岛收高额门票。
武:目前国内景区用各种方法涨价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海岛、名山是大家共享的资源,不该被圈起来成为生财工具。
陈:每个景区都有理由限客,而限客的数量主要参考以下三个方面:景区生态容量,对于某些景区而言,游客超过某一数量就会危害到其生态环境,因此必须限客;其二是文物保护容量,如果游客超过限额会对当地文物古迹造成破坏,就要考虑景区的文物保护容量;其三是游客的心理容量,景区游客密度会影响游览体验和舒适度。综合考虑这三者,制定出的游客限额会比较合理。
记者:鼓浪屿限客主要出于什么考虑?
陈:鼓浪屿不属生态敏感区,但岛上的文物古迹确实需要保护。在节假日景区游客爆满,超出景区承受能力是普遍现象。解决方式有很多,如通过上岛渡船的运力来控制。限客是合理的,但要看限客的动机和目的,为了盈利而限客不可取。
武:环境和古迹保护时常成为景区限客涨价的托辞。为保护环境和古迹,可以通过网上预约、旅行社预订等方式限制上岛人数;而不该通过抬高价格门槛来限制。这样无异于圈钱,且圈到的钱有否用于环境和古迹保护,公众不得而知。
记者:鼓浪屿计划推行“一票制”,将之前“8元船票上岛+进景点单买门票”的模式改变成“买通票上岛打包玩”,票价在100~150元,各位觉得是否合理呢?
陈:这实质是“圈地售票”范围的扩大。当地政府或投资开发单位等对开发景区有所投入的机构,都有权利圈地售票。只是以前“圈地”的范围是岛上的各个景点,所以大家花8元船票上岛后再进景点还要另外买票;而现在“圈地售票”的范围成了整个鼓浪屿。至于具体涨价几何,如果是通过听证或者物价部门批准等合法程序确定的,那是合理合法的。
郑:管理方提到考虑环境和古迹保护因素,这可以理解。但全国所有的景区涨价都以此为理由和借口。我认为限客无可厚非,但同时销售捆绑式“通票”未免显得动机不纯。因为限客和“一票制”并非必须并行。也可以限客的同时免费开放。
记者:各位觉得实行限客和一票制对游客和景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陈:游客的自由度打折扣,实行“一票制”之后,上岛和游览景点捆绑,游客无法选择了。这可能会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对其旅游市场有一些不利影响。
郑:此举难免会对厦门的旅游品牌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武:这个政策会严重影响游客对鼓浪屿开发管理者的看法。鼓浪屿这样稀缺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想去看就必须承受开发管理者的“霸王条款”,游客是很无奈的。希望主管部门能发挥监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