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之胚胎


  朱熹解释说,“无极而太极”就是“无形而有理”。这种解释显然是牵强附会,与周敦颐的原意不符。在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根本就找不到一个“理”字,他的《图说》对“无极而太极”本来就有明确的解释。如其中说:“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太极本无极”已经清楚地说明了太极生于无极的观点。总之,在周敦颐看来,“无极”才是宇宙的最初根源,而朱熹却认为“太极”(理)就是宇宙的最初根源。朱熹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周敦颐,其目的是为自己的宇宙发生论张目。

  以上说明了周敦颐主张宇宙最初根源为“无极”,下面探讨一下,这个“无极”究竟是物质性的还是精神性的,然后分析一下《图说》的宇宙演化过程说。

  周敦颐认为,作为天地万物总根源的“无极”是宇宙的胚胎,是尚未分化成形的一种混沌状态的物质材料。前面讲过“无极”一词出自《老子》“知其雄”章,在那里,老子把“无极”比作尚未散而为器的“朴”。后来的学者,如朱彝尊也认为,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的“无极”是具有物质性的、混沌状态的天地万物之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