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作文题的四大主观片面性


        2012年全国高考于68结束,北京的语文作文是“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笔者于610日从网络获悉这一信息后,作为一名已有33年路龄的铁路车务系统(车站)员工,非常高兴,因为这个考题说明整个社会已经在不同层面进一步关注铁路、理解铁路、支持铁路,尤其是在关注着铁路基层及普通员工的工作与贡献,关心着铁路的发展进步。欣喜之于,总觉得考题所涉及的场景对考生来说可能太陌生,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从来就没有见过巡道工(员)工作的真实状态,略知一二的,不外乎是从电影电视上曾经看到过的一两个镜头。实事求是地说,考生对巡道工的感性认识,可能比对火车司机的感性认识还要少许多倍,更何况人们对火车司机真实的工作与生活,大家又知道多少呢?出题人又知道多少呢?

 

这个作文材料是:“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其考试要求是:“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笔者认为,本次北京高考作文出题人至少在四个方面具有显然的片面性。

第一,对“巡道工”工作性质描述上的片面性。因为那不是巡视,而是“巡道”。“巡视”给人上级领导检查下级部门各项工作的印象。“巡道”则不同,那是一种工作,是一项任务,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天晴落雨,也无论刮风下雪,背挎工具箱(包),肩扛道丁锤,走巡在铁道线上,注视着脚下的每一寸线路与每一个配件,甚至是每一粒道砟,还要不间断地了望与监听前后是否有列车开来。

 

第二,对巡道工作任务认识片面。因为“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仅是巡道员的部分工作职责,而日常的其他主要职责,是巡查线路上的钢轨现状、钢轨下的每一颗道丁、镙杆镙母扣件、垫片、枕木、道床、路基、路肩、连接两根钢轨的鱼尾板,以及道岔、信号机等设备设施。

 

第三,对巡道相关工作缺乏认识。因为巡道仅是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单位(工务段)所属养路工区(线路工区)的其中一项工作。与工区内的养路工相比,巡道是一项相对轻松一些的工作,只是无论白天黑夜,都要按时独自巡查,到点到位交班。但是,他绝对又不是一个人独自在大山深处工作,因为至少有一个工区(35人,或十几二十几号人)在同步工作着。

 

第四,每当列车经过,他不是在向列车“举手致敬”,而是在向司机及运转车长显示安全“互检信号”,司机必须鸣笛回示,这是《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364条规定的,是工作的必须,恰恰不是本高考题目材料所描述的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那种文学特色。

 

显然,巡道工老计的故事,其主题与核心是“敬业、爱岗”,当出题人似乎都没有抓住这个关键之际,你让孩子们如何应答,如何临场发挥?因此,作为考试大国的中国,我们在如何通过考试而引导教学与知识传播和技能培训方面,有待于真实地面对社会与实践,切不要总是高高在上地闭门造车,特别是不要把自己都搞不清楚的课题或社会知识拿来考学生,甚至是在高考中闹出不该有的大笑话。

 

巡道工老计,他是中国铁路千千万万个敬业爱岗的巡道工中间的其中一员,更是百多万中国铁路员工的其中一员。中国的铁路职工,是一个训练有素的群体,只是他们长期以来默默无闻地奉献,确实鲜为人知。为此,笔者要感谢北京语文高考出卷人,是你的课题,立马让全国民众从此进一步关注铁路、理解铁路、支持铁路。尽管你对铁路了解甚少,但是,你的出发点无疑是崇高的,我想,国铁全体员工都会感谢你的主题,哪怕你的主题存在着那么一点点不如意。

 

无论如何,高考中能够出现关于以铁路为主题的题目,对铁路而言,应该是好事、喜事,铁路因此很有必要借机广泛宣传,让整个社会及大众更加深刻地认识铁路、理解铁路、支持铁路。北京今年的高考题目,对考生是偏题难题,但对铁路企业和国家社会来说,是福音。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一日 于中国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