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石、木材上雕刻,对微雕大师张贵臣来说是简单的事,就是小如米粒或针鼻的象牙片,他照样能舞刀弄笔。但近日,张贵臣老师的头发微雕作品接连创作成功。
张贵臣老师多年钻研微雕艺术。由于当时掌握微雕技术的人少之又少,张贵臣便自己动脑,潜心研究。做微雕,工具至关重要。他首先购进一台高倍显微镜和各种材质的篆刻材料。但从事微雕所使用的工具很难买到,只能根据需要自己动手磨制。另外,微雕中有一道着色工序很重要,对着色笔的要求也极为严格,有的甚至需要比汗毛还要细。然而每个人的头发不一样。同一个人不同时间的营养不一样也会导致头发丝粗细不均称而容易断裂,造成重头再来的局面。
最近这些日子,张贵臣在着重研究头发上的微雕创作。“在头发上创作有三点难度,一是如何把头发的圆柱形上开出一个方便刻字的平面,二是选用什么样的着色剂涂在头发上,三是如何在微雕前把头发固定好。”他告诉记者,前面的两个难题在多次尝试后已经解决了,对第三个问题如今也迎刃而解了。把细小的头发固定住是微雕前必须的步骤,但此前,没有什么工具能实现。年前,张贵臣从吉他紧琴弦的旋钮上得到启示,于是他开始制作和改进了自己固定头发的超小工具。那是一个全长1.8厘米的纯银操作平台。张贵臣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它,头发固定住了。我就能把微雕头发的时间缩短到以前的一半左右。将来在展会现场做展示时,我就可以用现场观众的头发来雕刻,让他们立等可取。”
进行微雕创作,手部关节、肌肉的锻炼非常重要,另外还要心跳、思维、呼吸同时配合,没有几年的功底根本没法创作。张贵臣在不懈的钻研中,挑战着微雕艺术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