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3月家具展会来看,从东莞到广州、深圳,每一个人的脸上赫然写着一个字“盲”。有人说不会啊,此次展会一篇火热,感觉家具市场有所升温,是的相对于萧条的2011来说,2012是火了很多。然而在我和经销商、厂家交流中发现大家无不透露出“一篇茫然”,原本有几分思路的商家看完展会到迷失了方向?也许在这个十字路后,家具人该沉思了,我们该何去何从?
在和著名品牌管理专家、中国品牌策划联盟常务副会长家居委员会主任曹洪福先生交流中,让我了解家具产业的豪迈步伐,2000年后全国迅速开启板式家具时代,掀起家具产业大工业化推进浪潮。因北京、四川板式企业的快速崛起,市场竞争急剧上升,加之大量板式家具频频出现质量曝光,特别是“甲醛门”导致终端消费信心缺失,市场逐年下滑,2006年开始刮起实木风。高举环保主义的实木家具迅速得到强劲发展,08年金融危机致使大量板式家具全面崩溃,加之成本上升压力,大家纷纷转战有较高“附加值”实木领域,并获得较好发展,从11、12年的展会我们明显感受到,全实木家具市场的刀光剑影已经全面拉开。从风格上来看,什么“韩式”、“东南亚”、“欧式”、“美式”、“法式”……大家总是自以为是的全面跟风。我们想想,跟风了,成功了吗?
“失败必然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我们看看板式时代大家拼价格,实木时代大家比木头,各品牌之间比完木头大小之后比木材品种,当所有树种都用过之后,家具人开始全面启用“创新”开始创造“新的树种”。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创新的市场避点是商业胜利的核心思维,可是我们都只能用材质说话吗?看看我们身边的品牌产品“Louis Vuitton”、“Hermes”、 “Bmw”、 “Benz”等是否在以自己产品的优秀用材引以为傲呢? 品牌专家曹洪福说:“就家具行业来看,把“茫变”理解为“创新”,企业盲目跟风、盲目拓展、盲目公关的不在少数,天天开发新产品、年年推广新系列,使经销商、消费者也跟着迷茫,导致目前的市场数据和消费预测的市场调查几乎难以参考,这些现象的表面似乎为了推动创新发展,实则我认为是行业浮躁耐不住寂寞的最直接表现。”家具行业不乏“吃在碗里看在锅里”的现象,部分企业家具做的风生水起,开始涉足房地产,最后要么地产赚了钱,却荒废了家具产业,要么家具、地产两败俱伤;做软体的突然做实木,做沙发的来凑套房;做低端的敢来凑高端,做高端的又力挺低端……结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我们问问自己,目前行业所谓的市场调查,数据从何而来?业务出差听经销商说某某品牌买的很好,业务会公司报告某某品牌卖的很好,企业就决定以某某品牌为蓝本“开发”新产品。我们想过了吗?“买的好”的本质意义是什么?难道某某品牌真买的好吗?正因为有耐不住寂寞的家具人,才导致行业的跟风现象经久不衰,大家越跟风,市场竞争越家具,竞争越激烈,企业越想跟风“卖的好”的品牌,总是在不断恶性循环中挣扎,一个字“累”。那不跟风又该如何做呢?
367智业联盟机构终身品牌顾问曹洪福说,展会后和顺德的一个老板交流,企业问他:“曹总,你们帮企业做规划,能否预料到未来长盛不衰的产品方向?”,听完有点茫然“什么产品可以长盛不衰?”在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的今天甚至未来,我们拿什么做到“长盛不衰”,对此我的回答只有三个字“做品牌”。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只有不断变化,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唯有品牌精神才是永恒不变的支柱。曹洪福先生讲述了一个故事,让我茅塞顿开,他说“清明节后我和家人去公园踏青,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公园里我的孩子不断的追赶花丛中的蝴蝶,无论他怎么用力,只要他一靠近,蝴蝶都会飞走,而我的侄女却静静的蹲在花丛中观赏着美丽的花朵,此时蝴蝶时而停在她的头上,时而歇在她的手上……。与此同时不由的让我想起目前家具行业的现象(找产品、找渠道、找客户)不正是在奋力的追赶不同的蝴蝶吗?也许此时的你或多或少有些感悟,我们何不停下你忙碌的脚步,以安静平和的心态重新审视我们的行业、我们的企业,你会发现原来会因此与众不同。”
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成本结界攀升……升价是无法逃避的选择。在和企业沟通时,问及“你的产品为什么比别人价格卖得贵”的时候,都会底气十足地说,我们是做品牌的。再问,凭什么可以说明你们是做品牌的呢?除了说“你看,我们请了明星代言,我们还在央视做广告”,几乎再也说不出其它的理由。如果你再问一句,难道这样就是做品牌吗?他们就会有些底气不足了?我们看看现在的家具企业,各个请明星代言,打央视广告,打“第一品牌”,真以为请个明星做代言,在央视花一二百万做个套播广告,通过司法认定搞个驰名商标,从品牌企业挖几个区域经理或者营销总监做营销副总,招聘几个人组建一个团队,就叫做品牌,然后急不可待地把产品全线提价,等着“收钱”。如果这么简单,世界上就不会有亏损甚至倒闭的企业了。“难道不是?”很多老板会疑惑地反问。“成功的企业”之所以会成功,我们必须要学会看“成功企业”背后的坚持,这样才能学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现实情况是,很多老板是借品牌之名提高产品的价格“套现”。背后的心态,必然是急功近利的。之所以做出这么多动作,看起来是决心要做品牌了,但实际上他的目的哪是做品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赚大钱、赚快钱乃是第一目的。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认为真正的品牌之路,是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需要时间来打造。在这条路上,除了维持当初的万丈豪情,还要慢慢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让自己成为利润的奴隶;要懂得忍耐,即使当时的情况很糟糕,也不要做出任何伤害品牌的事情。只有企业家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历经坎坷取得成功。
记得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经说过:“我的左脸是索尼,我的右脸是松下。”一个好的品牌,是企业的脸面,甚至可以称为民族的脸面。塑造一个好的品牌,比爱护自己的脸面更复杂,也更艰难。在喧嚣浮躁的环境下,实现打造品牌的梦想,就注定要开始一场苦行之旅。在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国际市场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民族品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各位民营企业家,一定要做一个数十年如一日的“品牌寂寞高手”。家具产业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大好的品牌机遇,我们能否把握,我建议大家要丢弃传统的“三心二意”,要保持品牌体制下的“三心二意”所谓“三心”是指企业领导要有决心,树信心,有耐心;“二意”是指企业要重诚意,出创意。其中,耐心是“三心二意”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因为做企业、创品牌,企业家要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
俗话说:“攻城容易守城难。”希望广大想做品牌的企业汲取他人的教训,稳扎稳打地做好自主品牌。愈是百年的品牌,愈是低调;愈是世界级的品牌,愈能耐得住寂寞。
耐不住寂寞的家具人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