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未来十年,我国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不断上升,电力负荷特性对电力保障带来很大压力,新能源发展也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需求调节将成为促进电力供需平衡调节的措施之一,系统控制能力提高则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提高储能能力将有效应对电力需求特性与负荷特性的差异。因此,储能在未来的几年中,将迎来大发展。”
5月23日,中电联规划与统计信息部分析处副处长侯勇在“储能国际峰会2012”会上表示。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发电、微网以及电动汽车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以及电动汽车产业的大力发展下,储能正成为新能源领域投资的又一个热点。
据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鄂尔多斯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所所长谭春青介绍,预计到2020年,国内整个储能产业的市场规模至少可达6000亿元。他认为,铅酸电池是当前最成熟的技术,液流、钠硫电池也是目前相对成熟的新技术,而未来,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兼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白建华表示,为满足未来我国电力需求及清洁化发展目标,2015年全国电源总装机将达15亿千瓦左右,2020年将达19亿千瓦左右。而未来十年,我国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将不断上升。他表示,预计水电装机比重将基本保持不变,未来10年保持在20%左右;煤电装机比重持续下降,由2010年的68%下降到2015年的65%和2020年的60%;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不断上升,由2010年的25%上升到2015年的30%和2020年的34%;调峰电源,包括抽水蓄能、燃气发电等装机比重将增大,由2010年的4.4%上升到2015年的4.8%和2020年的6.2%。在这种能源发展的大背景下,储能技术尤其是调峰电源将得到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