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建筑也能决定经济基础论——又到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时


  最近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有无出现“反决定”状态的可能。我的研究结论是,有,绝不只有一个“反作用”那么简单、那么被动。欧美经济基础可谓够强大了吧?为什么就不能“决定”其上层建筑的改变?相反,中国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也不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

  首先可以肯定,中国之所以能够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是由其“社会主义制度”或者说是由其“上层建筑”决定的。大家知道,是“三中全会”决定了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请问,“三中全会”是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还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当然是属于后者了。如此,凭什么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不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现在看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有点偏颇。

  其次可以肯定,欧美等国爆发次债危机,主债危机(主权债务危机的简称)也不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而是由其上层建筑决定的。难道,欧美经济危机的爆发和难以逆转是由其经济实力或由其经济基础决定而与其经济社会制度、上层建筑的关系不大?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是,正是其制度决定了其经济危机也。

  请问,金融衍生品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还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当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了,因为金融衍生品的本质就体现为经济制度的设计,而正是这种经济制度的设计,导致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

  既然如此,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为什么会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结论而置上述这种“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事实于不顾?诚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那里,还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论述。难道,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来说仅仅是个“反作用”的问题?能把问题讲清楚吗?

  那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究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在经济实力不雄厚、欠发达或相对不发达的状态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在经济发达或相对发达状态下,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什么意思?就是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非绝对的、无条件的。

  如此,我又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我想说明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已到了或者说又到了“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时,表现为无论它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如果不能改变其固有的、已不再适应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社会制度,其经济社会肯定发展不起来,也就不要说得到可持续发展,因为上层建筑同样也可以决定经济基础。至少,从力学的角度上去看问题,“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应该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