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手机与厚门槛
男人不喜欢轻薄的女子,却迷恋轻薄的手机。
事实上,只要保证性能不缩水,手机历史上几乎每一款轻薄手机都创造了销售奇迹。上个世纪的摩托罗拉328曾风靡一时,后来的刀片机V3成了挽救摩托的功臣,也创造了上亿的销售神话。最近,摩托再次推出超薄概念,再推刀片机,看来轻薄手机要再次拯救摩托。
最近两年,苹果和三星的旗舰机也让位于超薄手机。iPhone4的厚度降到了史无前例的9.3毫米,也成为该机的一大卖点;三星去年的旗舰机Galaxy 9100,和现在的Note,无一不是超薄机器。超大屏幕的Note的9.65毫米已经非常接近iPhone4,而和9100的8.49毫米已经远远超过了苹果手机。
现在,国际品牌的高端智能手机比拼的不仅仅是性能、外观、价格还有厚度。这并不难理解,手机毕竟是便携设备,人们靠它享受轻松的移动互联生活,所以,这种体验不能太沉重,也就需要终端更加轻薄。这也就难怪苹果三星这些全球手机大佬们纷纷角逐高性能轻薄手机市场了。
但轻薄高能手机的门槛太高,国产民族品牌几乎是个空白。魅族学到了苹果的高分辨率屏幕,外观,界面,但没学到苹果的轻薄,魅族的MX厚度超过了10毫米;HTC的大屏机和性能不逊于苹果但厚度也大都在10毫米之上。至于联想、酷派虽然也造出了一些极品特色机器,但却鲜有超薄极品。
“超薄手机”很薄,却成了手机业国产品牌与全球强势品牌的“很厚的”鸿沟。超薄机要把电池做的足够薄,却又不能让电量缩水,这需要最好的电池技术;超薄机机壳、线路板都要满足超薄需求,原件的集成化程度要比普通手机高出很多,这也非易事。另外,超薄机散热,抗摔也都是技术难题。
中国极品超薄机
超薄机技术门槛很高,国产手机长时间望尘莫及,我甚至认为把高能轻薄机当成是全球品牌的入门砖,一点也不为过。不过前段时间的CES上的一款产品让我改变了这一看法。
今年的CES上,华为展示了一款名为Ascend P1 S超薄智能手机,该机配备4.3英寸显示屏,分辨率为960×540,内置1.5GHz双核处理器,8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支持1080p视频摄录,并预装Android 4.0操作系统。最亮眼的是其厚度, Ascend P1 S只有不到7mm,比三星9100和苹果iPhone都低。
单纯看华为的Ascend P1 S的超薄似乎并不算不上亮点,但这款手机背后的所有参数都是超薄机的大忌:4.3寸大屏幕耗电厉害,需要大容量电池;1.5G双核,又是耗电;960*540高分辨率,同样是耗电。普通手机超薄倒还容易,华为的这款Ascend P1 S各种参数堪称极品,如果把厚度也做到极致。我想,这就连苹果和三星的对手也会汗颜。
但超薄极品是华为出品并没有让我意外。因为,在国产甚至全球通信业里,华为的技术和专利数字毫不逊色。专利总数已经排到全球第四,去年的申请数量更是一跃成为全球第一。专利数字是一个企业的创新数最直观的指标。超薄极品手机不是山寨出来的,是靠一个个专利积累出来的,这一点其他企业都没有华为有优势。
至于这款Ascend P1 S对于华为可谓意义重大,它就像iPHone4之与苹果,Galaxy之与三星,这款极品超薄又极品性能的手机将成为华为在手机业的一块丰碑,让华为迅速跻身苹果三星等全球一线手机品牌之列。
高能轻薄机是全球品牌的敲门砖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