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筹学的一封信


张洋 等:
我想讲讲我对于统筹学的一点认识。供参考。
1)统筹学包括了统筹方法。但是它是统筹方法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过去说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现在看来不够了。方法论在信息化的条件下也要发展。原来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还不够,还要加上统筹学,三者共同构成认识方法论。这是我从列宁的文章中和现在的理论文章中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对,但是要探索。
2)哲学要发展,要不断的回归他自己的核心。即认识论。原来的哲学包括很多的内容,逐渐的分离出去了。认识论首先是承认外在的客观的事物,人的认识仅仅是其反映。认识的方法要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法则,即辩证法。认识的规律也是辩证的。所以辩证法属于认识论的一个部分。所以列宁曾经讲认识论和辩证法和逻辑是统一的。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逻辑作为具体的工具进一步分离出去,与数学结合了。
3)列宁说唯物主义仅仅是在很有限的范围内才是绝对的。同时,辩证法不能够解决具体的应用问题,仅仅是一种原理性指导。认识实践中对事物的认识要依据时间和空间和人三者以及它们之间统一关系。这不属于辩证法的范围。而统筹学是解决时间和空间和人的统一问题,它就转入了认识论的范围。
4)在统筹学加入之后,认识论就完成了自己的体系,成为可以自组织的科学体系了。
关于自组织问题,我认为是统筹方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社会组织的管理要授予自组织权力,但是不是其体系的自组织。
5)统筹学使得认识论的发展有了实践的机会。不再囿于学术范围了。列宁与唯心主义的论战都是在学术方面,又总是感到缺憾。列宁当时用了四种方法对付马赫主义者。就是难以彻底的打败对手。80年代信息化出现以后,又有一些人出来为马赫主义叫喊。因为列宁的方法没有把对手将死。缺少了把时间和空间和人的统一作为依据。
6)统筹学与别的学科不同,不是完成理论研究后再去应用,而是在应用中不断建设和发展和完善统筹理论。它的实践性非常突出,是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统一。
7)我和你讲的节奏决定速度,就是依据时间和空间和人的统一原理。除此,还有节制决定选择,节约决定效用等等。分别对应于环境、主体、客体。
8)统筹学的应用有一个特点,就是一事一议,不可能重复使用一种方法,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是由统筹对象和环境以及统筹主体的关系决定的。
9)统筹学的出现使得认识论的实践标准有了科学的依据。列宁曾经讲过实践标准也是不确定的,又是确定的。但是不可能完全的证实和否定任何人类的表象。统筹学使得实践标准有了客观的时间和空间的依据。
10 )统筹学是不断发展的,有其发展规律。是与其它科学学科不同的规律。这恰恰是我们要重视的。只有重视了统筹学的发展规律,我们才有可能推进统筹学的发展。
以上意见不一定对。仅仅供诸位老师们参考和批评。 陈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