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本书中看到有这么一条投机者格言:有很多钱的人,能够投机;有很少钱的人,不可以投机;根本没有钱的人,必须投机。我算不上对这条格言的无比欣赏,但却记忆深刻,或许是因为人有一种对投机欲望的天性,总想对号入座,我应该属于根本没有钱的人,那就必须得投机了。
首先,格言道出一条理论:投机是有可能获得财富的,而投机是充满着风险的。有很多钱的人,能够投机,这不难理解,有很多钱的人经得起风险打击。有很少钱的人,不可以投机,也许这是一种告戒,你只有很少的钱,投机失败的话,你就很惨了!不太能理解的是根本没有钱的人,必须投机,然而,也就是这句话最容易点燃像我这样穷困者的欲望之火。
根本没钱的人,你怎么投机?
其实,投机只是一种捕捉赚钱机会的能力而已,这主要还是与智慧有关,与金钱的多少并没有更多直接的关系。
在房产市场还没有火热起来之前,上海房产还处于分配制度下的时候,上海街头上,尤其复兴西路汾阳路附近,有许多调换房产的中介。那时候,大多数上海人对房子总是不小的一块心病。一家老小好几口子拥挤在八、九个平米的小房子里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那时候谁要说有本事弄到房子,那简直是太神了。我一位同学的父亲就是做这个“买卖”的,虽然那时候没有买卖,房子只是分配。我那同学的父亲就靠他那本事居然会空手套白狼弄到一套五原路上“外国弄堂”里的很正规的房子。对“投机”这个词,我就是从我同学的父亲那里开始理解的。他先是有许多上家和下家,由他来配对换来换去,由于他在房管部门有比较深厚的关系,所有调换房子的手续他都能搞定。这中间有很多“渔翁得利”的机会,譬如,徐汇区的某上家有三套房子,想换一套杨浦区大一点的房子,而杨浦区的某下家正好有一套大一些的房子,想换成两套小一些的房子,我同学的父亲就可以为他们谈判并促成这件事情。他看到了这中间他可以获得好处的机会,上家有三套房子,想合并在一起,而下家有一套大房子,但他只需要两套就可以交换了。我同学的父亲很有头脑,他做事情也很有策略和步骤,他先稳住有三套房子的上家,说:“没问题,你包在我身上,我会给你很满意的一套大房子的,不过,你千万不要声张,更不要再委托别人做这件事”,然后,他又去找有一套大房子的下家:“你要两套徐汇区的房子太难了,你杨浦区再大的房子,要换徐汇区两套房子很难,不过,我会帮你搞定的,只要你好好配合,不可以再找别人做这件事”我同学的父亲最后会把徐汇区上家的三套房子拿到手,只把两套给杨浦区的下家,他自己可以尽得一套房子。听我同学的父亲讲他套房子的故事,足足可以写一本书,我琢磨着这就是投机经。他不仅仅是做房子这样,他做票证生意也一样赚钱(虽然那时候政府不允许做票证买卖),他可以用100斤全国粮票换到150斤上海粮票。那时候香烟也需要票子,他没票子也能买到香烟,弄堂里许多老太太家里没抽香烟的,都找他换粮票、换鸡蛋票或者换油票。后来,他做股票也很厉害,刚开始的时候股票赚钱获利机会太多了,对他来说简直是给他送钱来着。
我说的我同学的父亲在老上海滩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你可以随口一打听,那条弄堂里都有这样的“白象宁”(玩的人),这些人或许没有固定的正当职业,他们整天像在玩儿似的,可他们赚钱比谁都厉害。或许他们天生有着一种投机赚钱的头脑,什么时候他都在考虑着怎么获利。
我那位同学后来去德国定居,他父亲一次去他那里玩,他们开车去很大的一个啤酒馆喝酒,可那里停车场停车费很贵,一小时要5个欧元,这时候他父亲突然问儿子:“上次你停错车被警察罚款罚多少钱?”儿子说:“也是5块欧元”,父亲立马指挥儿子:“你就停路边算了,别停停车场了,我们喝酒肯定要超过两小时的,还不如罚款核算”,儿子虽然没有这么做,他还是把他老爸善于投机的经验熟记于心。
投机是一种智慧。没钱的人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富翁,这不是玩笑,靠你的智慧和运气,投机者的格言会把你带进财富的乐园。
根本没钱的人 你怎么投机?
评论
1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