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跨越洞庭


领军跨越洞庭
——记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三分公司副经理兼岳常高速TJ-14合同段项目经理徐培军
赵纯杰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雄伟壮观的岳阳楼,让多少人瞩目神往,令多少人流连忘返。但有一群人,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到天下闻名的岳阳,却不是为了欣赏这座城市的美丽风景。岳阳至常德高速公路的建设者,为履行筑路人神圣的使命,为给湖南人民建设一项精品工程,抛家舍情、吃苦耐劳,用坚实的臂膀挺起城市的脊梁,用辛勤的劳动拓出地区发展纵贯线。
在这片工地上,有一个响当当的领军人物,他就是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三分公司副经理兼岳承高速公路TJ-14合同段项目经理徐培军。
徐培军,河南省信阳人,1971年7月出生,1997年毕业于中州大学,本科学历,历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全国一级建造师。他沉稳干练,睿智大气,心里藏不下“私心”,眼里掺不进“沙子”,属于那种敢“叫板”、肯“吃硬”、愿“较真”,刚直不阿,宁折不弯的人。
在岳承高速公路TJ-14合同段,徐培军奋战了三年,坚守了三年,奉献了三年,把智慧、心血和汗水奉献给了自己深爱的事业,用火热的青春浇筑了中国铁建人的筑路人生。
抢先机:兵贵神速  快字当头
拓路架桥,洞庭浪涌腾飞志;富民强省,湘楚人书锦绣篇。
岳阳至常德高速公路,主线全长141.62公里,总投资97.7亿元。人们说,岳常高速注定是一条非同寻常的路。
设计专家说,岳常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第十二横线杭瑞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是湖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五纵七横”中的第一横,意义重大而深远。
政府官员说,岳常高速是一条推动地方发展、促进旅游事业的“经济高速”、“旅游高速”,是一条洞庭湖区域抗洪抢险的“生命线”、“保障线”,其作用至关重要、非同小可。
当地百姓说,岳常高速是沿线广大人民群众期盼已久的致富路,方便路,有了它,可以把外边的人们吸引进来,也可以带着我们走出去,真的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实惠和方便。
责任重大,使命在肩。
身为项目经理,徐培军深知自己的担子并不轻松,他下定决心,不管承受多大的压力,不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一定要带领项目部把岳常高速14标建成省部级优质工程,建成一条精品路、生态路、和谐路、幸福路。
TJ-14合同段项目部组建后,徐培军就带领班子和专业技术人员,针对工程特点做好前期预备工作,熟悉图纸,学习规范标准,制定各项治理措施,编制现场物资计划,做好材料进场监测工作。
20097月,TJ-14合同段一支由300多名人员、45台(套)大中型机械设备组成的筑路大军,汇聚在了洞庭湖畔,打响了这场声势浩大、艰苦卓绝的创业鏖战。
征迁工作历来都是工程建设的重点、难点,也是令各项目部头疼的一件大事、难事。
TJ-14合同段标段跨越岳阳市华容县、益阳市南县等两市、两县、两乡、两个自然村,整个线路被2条运河、1条省道分割成4段。沿线村庄多、房屋多、河道多、干扰多,这给征迁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
征迁工作必须突出一个“快”字,一旦形成“马拉松”就会贻误战机——徐培军决定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三天两头去地方政府协调关系,对因征迁补偿问题引发出的争议,主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对于一些“钉子户”,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将问题和矛盾一一化解。
磨破了嘴,跑断了腿,累弯了腰——徐培军带领项目部经过艰苦的努力,取得了完成征地拆迁速度全线第一的好成绩,为工程顺利开工创造了先决条件。
强管理:严格控制 重点把关 
难!难!难!工程一开工,一大堆困难现实地摆在徐培军面前。
岳常高速公路TJ-14合同段线路全长2.694km,全部为桥梁工程,这就给施工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线路地处洞庭湖淤积平原,软土分布广、软基层厚,施工便道要经过两条运河和鱼塘、水沟等,修建难度极大。
标段地处血吸虫疫区、雨季时间长,招工困难,工人要求的工资很高,已严重超出预算定额标准。
……
生命至上,安全为天。
开工之始,徐培军就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来抓。
他带领项目部针对桥梁施工特点制定了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加大投入,优化方案,配置了各种警示标牌和各种安全防护用具。
带领班子成员深入施工工地,跟班作业,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扎实做好安全基础管理,重点把握过程控制,强化了对要害部位及危险源的检查
他以“三铁”反“三违”,对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和事决不迁就、姑息。他曾向一个因高空作业未落实安全措施的施工队开出了一次罚款五千元的罚单,让项目部上下为之震撼。
严格、标准、规范的安全管理,有效的保证施工安全,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自开工以来,TJ-14合同段安全生产实现了“零事故”目标。
争创一流业绩、建设精品工程——这是徐培军提出的工作要求,也是TJ-14合同段上下奋斗的目标。
施工过程中,徐培军全面加强现场控制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他实行项目内部分工督导,项目实行分工督导制,做到施工质量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各分项、分部工程开工前后,项目全体人员针对本工程特点做好前期预备工作,熟悉图纸,学习规范标准,制定各项治理措施,编制现场物资计划,做好材料进场检测工作。分项完成后,项目部相关人员认真进行检查,合格后报监理验收,做到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在TJ-14合同段完成的全部桩基检验中,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检测均为一类桩;系梁、立柱及盖梁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梁板预制几何尺寸、外观及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箱梁预制后的钢筋保护层合格率,率先在全线达到85%以上,全年无质量不合格、返工等现象的发生。
施工质量是过硬的,是经得起检验的——TJ-14合同段得到了工程监理这样高的评价,也多次得到业主的表彰和奖励。
战困难:科技为本  全力攻关 
洞庭湿地,无限风光。绝色佳景,美不胜收。洞庭湖独特的地形、地貌,珍稀的水域外、植物资源,造就了李白诗中“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的深邃意境。
风光虽美,筑路太难。岳常高速公路是国内真正意义上第一条的湖区高速公路。TJ-14合同段因要穿越国家级湿地保护试验区和著名的洞庭湖旅游风景区,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环境保护要求严,项目部遇到的难题一个接着一个
徐培军严格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的“四高”标准,带领项目部大胆探索实践,提高施工科技含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破解各项施工难题,全速推进工程进度,一招胜似一招。
TJ-14合同段70~80%的桩基础都在水中施工,而水中墩地处流沙层、河水深,承台埋入河床底1-2,开挖深度为8-9米,机械无法正常开挖,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徐培军组织技术攻关组,采用桥梁水中墩深基坑开挖支护技术(钢板桩围堰),井点降水施工技术,利用钢板桩围堰作为深基坑的支护方式,既保证施工安全,又能加快施工进度。
洞庭湖区软土分布范围较广,且软土较深厚,工程力学性差,因此施工时必须对软基进行处理才行。徐培军利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CFG桩)施工速度快、加固深度大、抗压及抗剪能力较好、环境污染少的特点,对梁场、拌和站及龙门吊行走轨道基础进行地基处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标段部分桩基地质情况较复杂,含有高岭土团块、腐木层及卵石胶结层,循环钻钻孔过程中易坍孔。徐培军组织技术人员科学论证,采用调整护壁泥浆材料,改进钻头质量及形状,增加护筒长度等钻孔桩施工技术,保证桩基施工的顺利进行。
2009年,洞庭湖出现历史罕见低水位,给当地航运带来了严重影响,致使地材供应紧张,价格普涨。徐培军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科学组织,精心安排,积极开展“六比四创”劳动竞赛、“三创五优”,“大干100天”等活动,使工程进度全速推进。
做表率:严于律己  无私奉献
“还是当年铁道兵,会战岳常建新功。”这句充满激情的标语书写在TJ-14合同段项目部的板房前,也铭记在徐培军的心坎上。
徐培军在工作中的他是一位强者,在困难面前是一条硬汉,但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子,他却心怀很多的歉疚十几年如一日舍小家顾大家,奔波在外,家里的重担全落在了妻子一个人肩上,对于孩子他也根本没有时间去关心。
徐培军接到出任TJ-14合同段项目经理任命时,恰巧赶上的母亲重病住院,他匆匆地到医院看了母亲一眼,就离开洛阳来到数千公里之外的岳阳。尽管他几天一个电话询问病情,但依然难以放下对母亲的牵挂,对此,徐培军真正体会到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的感受。
身为项目经理,徐培军把整个人,整颗心都投入到项目建设上,他处处发挥着表率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大家一同为项目建设而努力工作。白天,他一身泥巴,一身汗水,和员工一样在工地忙碌;晚上,他还要与班子成员、技术人员研究明天项目部工作,“五加二”、“白加黑”加班加点工作,早已成为他的家常便饭,对此,他不言苦,不喊累,从不抱怨,
2011年,受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银行信贷收紧、材料价格上涨、人工费用增加等不利因素影响,造成TJ-14合同段资金严重缺乏,最困难的时候,项目部按合同单价计量后连材料费都不足以支付。面对资金上的压力,徐培军带头停发工资、并拿出个人的钱投入到项目建设中,以解决资金之急。
在徐培军的带领下,TJ-14合同安全、质量、工期、环保等项施工都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为整体项目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止2012年4月底,TJ-14合同段桥梁下部结构桩基、系梁、立柱、盖梁、垫石已全部完成。梁板预制累计完成585片,剩余103片,梁板架设累计完成468片,剩余220片,累计完成总产值1.51亿元,占合同总价的80%。项目部的工作得到了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的一致好评。
2012年4月20日湖南省益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跃涛在视察岳常高速14项目部时高度评价,中铁十五局五公司作为央企,实力雄厚,而岳常项目部面对较低的施工单价、复杂的地质条件,恶劣的施工环境,克服了重重困难,且项目管理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堪称同行间的楷模。
岁月风干了荣誉,目标坚定了追求。
面对成绩,徐培军没有满足,没有骄傲,他知道前边的路会更加艰苦,实现最终目标还需要拿出十足的勇气和干劲,去应对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和困难!没有选择的余地,没有后退的空间,他在一如继往、坚定不移地带领项目部,迎接挑战,冲击极限,战胜困难,向着更新、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