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公寓——社会化养老新趋势


   2012年5月13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母亲节。这天,空中飞舞着濛濛细雨,气温骤降,仿佛又将我们带回了春天,早上八点多,市红十字会社区服务志愿者、市交通局共青团及敬亭论坛坛友们一行二十五人分乘四辆车前往我们此次的目的地——宣城市宣州区夕阳红老年公寓,看望慰问老人。 
     由宣城向西行进二十余分钟,到达古泉镇。宣城市宣州区夕阳红老年公寓就坐落于古泉镇政府西南面,由原古泉啤酒厂宿舍改建而成,这是一幢三层楼的四合院,四周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到达目的地后,志愿者就忙活开了,有的社区服务队成员将慰问品分发给老人,有的陪老人聊天、倾听老人心声,有的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行走等等,而红十字健康关怀队员则忙着给老人测血压,做心电图。 
    老人们看到这么多人来看望她们,别提多高兴,她们纷纷打开话闸子。在一间宿舍,笔者看望了同居一室的两位老人,一位老人向笔者叙说:她是纺织厂退休工人,有四个女儿在外打工,自己因高血压导致大腿行动不方便,耳朵听力不好,女儿们对她一个人生活不放心,就将她送到老年公寓来养老了;对于大家来看望,别提多高兴。另一位老人向笔者叙说:他儿子任村干,不时来看望她,他感觉在老年公寓生活的很好。前一位老人八十又五岁,后一位老人亦有八十岁,但是看起来比没有实际年龄大。 
    在大家忙活的过程当中,笔者采访了下老年公寓的老板——朱平华先生。朱先生,今年四十九岁,原本是古泉啤酒厂职工,后因啤酒厂被收购,他下岗了。当问起当初是怎么想起办老年公寓的?朱先生说,很早以前,他发现很多孤寡老人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人,生活困难,精神空虚,他就有了办老年公寓的想法,后来,自己下岗,于是就想着圆自己的梦想。说起老年公寓,朱先生侃侃而谈。朱先生告诉笔者,办老年公寓,需要民政、消防及卫生等多个部门的证照,所有这些证照,可以为老人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朱先生说,他们的老年公寓于去年才建立起来,能收三十多位老人,目前进驻了二十多位老人;老年公寓早上有稀饭,中晚餐是一荤二素一汤,到开饭时间,由专门的人将菜饭分配好送到老人面前,热水供应充足,只要老人需要,随时供应热水;有一间电视房,老人随时可以去看电视消遣;关于收费问题,朱先生说,这需要根据老人的自理情况而定了,一般尚能自理者,每月收费六七百元,对于需要专门护理的收费一千元,让朱先生感到欣慰的是,以前在家生活不能自理的一位老人经过半年的护理之后,目前恢复良好,已能行动自如。笔者为了验证真实性,之后采访了那位老人,事实正如朱先生所言。 
    这次所见所闻,笔者深有感触:老年公寓将是社会化养老的新趋势。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家庭成员将呈现倒金字塔,一般中年人需要扶养四位老人以及一个(或两个)孩子,中年人的压力可想而知,在生活重压之下,中年人无暇顾及照顾父母,父母年老(特别是孤寡老人),生活不便,精神空虚,她们渴望得到关注与重视,同时作为子女的中年人不放心,将父母送往老年公寓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一则,老人到公寓之后,有了交流的伙伴,精神上充实起来,若发生什么事,相互之间也有个照应,二则,老人在公寓生活更有规律,营养更科学,三则,一旦老人生病,可以得到及时的求助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