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定居周原后,力量不断强大,对外打败长期威胁周人的众多戎狄部落,对内实行仁治,百姓路不拾遗,民风淳朴。
《史记》中记载:虞和芮这两个小国因为田地发生争执,不去找商王判决(那时的周还是商朝的一个属国),而是相约找文王姬昌仲裁。在周的境内,两国国君看到周人相互礼让的质朴风俗,感到惭愧,最后以礼让的方法解决了争端,这就是所谓的“虞芮之讼”。这件事说明,周在众多方国中享有的威望已经超过了商王朝。
文王死后,武王即位。这时的商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背叛商王朝的诸侯国越来越多。为完成文王遗愿,武王积极做东进灭商的准备。他曾经对商王朝的诸侯国的效忠程度做过一个试探。他以观兵会盟为由,通知各国在河南孟津商讨国事,据说参加会盟的大小国首领有八百多位,他们都愿意听从周的号令,表明商王朝的统治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
孟津之会后两年,武王伐纣,战场是牧野,离商王纣的行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不远。改变周命运的大战爆发了。商纣王朝众叛亲离,在享尽了畋游和酒色的快乐之后,他对第一次失败的反应是回宫自焚而死。历时五百余年的商王朝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