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性担保公司合规发展与风险防范研讨会


融资性担保公司合规发展与风险防范研讨会

 

  “在金融业艰难的开放之路上,河南担保业为民间金融史提供了一个纹理清晰的切片,为良性金融秩序的建立留下了沉重但珍贵的探索”(见南方周末2012年3月2日)。继以温州为代表的“江浙地下钱庄模式”雪崩之后,“郑州模式”的动荡又一次使中国民间借贷良性秩序的建设遭遇危机。

 

  “民担”业务理财客户投资更加谨小慎微,“银担”业务民营公司大多被排除在银行门槛之外,融资性担保行业该何去何从?是转型?是放弃?是否已经处在“生”与“死”的抉择路口?融资性担保公司作为高风险行业,在缺乏有效风险传递和释放渠道的情况下,一笔代偿就可能将公司历年利润损耗殆尽,除承担代偿的民事责任外,若运营严重不规范,轻则承担注销许可证照的行政责任,重则相关管理人员将因触犯刑律锒铛入狱。而《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的颁布,显示政府部门对担保行业的监管不断加强,行业的重新洗牌迫在眉睫。

 

  担保行业自身到底存在哪些弊端?乱象丛生政府部门监管如何“收放有度”?首席风险官和首席合规官真能挡住行业风险?行业自救如何靠行业自律?为何担保项目择选屡屡“撞车”?担保公司与银行项目择选标准之异同?为何保前调查无法做到明晰真相?为何“反担保”屡屡失灵?如何应对客户的“虚假繁荣”和“破产绝招”?如何实现快速有效追偿?行业常见操作误区?新业务如何扩展?…

 

  透过“郑州现象”,研讨“民间金融”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合规发展与风险防范研讨会》特邀请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银监会、经济学界、法学界专家、河南省相关领导、担保机构代表等众多嘉宾,集中探讨和深入剖析我国担保行业目前具体而又紧迫的行业管理和自律问题,主流媒体全程报道,深入交流融资性担保公司行业政策、运营实务操作、风险要点、操作难点、困境突围等议题。本次会议将倡议公开签署行业自律承诺书,提振行业信心,重塑行业形象;会议结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研究中心将集合研讨成果,制作专题行业研究报告并提交省级和国家相关部门,以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发展,提升行业整体风险防范能力。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