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火索在美国的金融危机,而后在全球经济网络中蔓延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而在过去四年之后,我们仍然在经历我们并不希望但无可奈何的世界。而我们还来不及 “怀念”过去时,谁将为未来不会重演历史做出保证,而似乎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人们似乎对大而不倒产生了预期,我们应当注意的是政府的救市行动与其说是为拯 救大而不能倒的企业倒闭所可能引发的经济问题而提供货币,不如说是向世界的人们提供信心。
至于我们重新思考历史会发生什么,比如救市行动并没有发生,我们并不会这样解释历史,这超出了我们的能力,是否结果就一定坏呢,这种强烈的市场洗牌可能毁 灭的是投资者的信心,但从长期来看也可能会出现另一种喜人的结果即经济增长不会像今天这样艰难,以一种强烈的规则约束力和预期的恐惧,我们可能会在将来的 行动中会更加谨慎,但在一个凯因斯主义盛行的年代似乎并不存在这种现实可能性,但我们至少应当思考这是否在产生一种长期的经济代价,或对那些持有那些理性 的大而不倒的预期这种衍生品的人们是一种放纵,而对世界经济则成为噩梦。尽管这是及其有争议的狡辩,但我一直固执的认为市场波动是一剂良药。
我们注意到复苏之路是极为缓慢的,以至于我们至今仍为这种不确定的未来预期恐惧于做出断言。08.09年全球范围的拯救股票市场,银行业,大企业,这在历 史上从未出现,而今天我们仍然要思考这种大而不倒的逻辑所带来的长期结果是否是我们所期望的,实际上这是否一种有效地行动仍然值得怀疑。
大而不倒是不公平的行动。政府在行动时所考虑的是,有些银行因为太大而不能倒下,而对另一些小银行的态度是,他们的死活并不重要。建立在所谓客观的认识并 不一定是客观的,倘若政府说我们在考虑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这种冠冕堂皇的说法只在表面上具有吸引力,我们如何评价大小银行的影响力,并不是基于它在产生 多大的流动性和规模性,而更多的是广泛性的影响力,政府在评价他们对经济的视角上只是主观的思维,而这对于政府有歧视性的行动产生的不公平他们却视而不 见,美国政府将斥资2500亿美元直接购买金融机构的股份,以此促进金融系统恢复运转。花旗集团、富国银行和摩根大通部分被财政部收购,但雷曼兄弟被抛弃 了,无数的小银行也不可避免,就如同我们把有缺陷的孩子抛弃一样似的,这是一种谋杀。政府在进行这种行动时不可能没有寻租行为,仅仅建立在所为国家利益上 的并不能解释这种逻辑上过不去的借口。大而不倒是一种不公平也是无效率的行动,它在保证一些人的利益的时候,也在损失一些人的利益,而他们不仅仅是纳税 者。
大而不倒所产生的理性预期是个值得恐惧的衍生品。对于银行家而言,他的行动基于它能够承受的风险和利益的权衡,政府在行动时并没有考虑他们会改变自己的行 为,这将产生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银行家如果能预期到自己的风险大大被政府所消化了,他将选择更为有威胁力的冒险行动,不要相信监管,如果我们不能在危机 发生之前对其信任,我们又怎么会之后相信它呢,而作为银行,它对经济将是一个定时炸弹,但我们对它何时爆炸是无知的。
大而不倒的不可思议的长期结果在于我们对于未来的局势将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而不是像在一场市场洗牌之后将会是另一场繁荣,正如我们对于今天的状况充满的 只是无知,我们在促经济增长和减少失业的方面陷入了无能,为什么会这样呢,要知道全球性的救市只是像是注入充分的流动性,仅仅基于宽松货币政策本身并不会 创造什么就业,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人们在自我发现中创造,新一轮的替代循环,而不是靠流动性来过活,没有活力这是一种悲剧性的结果。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年代”,创新与风险共存的时代,金融市场重要性与日俱增,而脆弱性也相对加强,在这种趋势下,新产品层出不穷,而伴随着的不是事情的 逐渐完善,我们从不会趋于完美,源于人类可以设计的制度不可避免的风险在于我们并不能推及未来,也不能演化未来,当事情结束,我们才知道自己的愚蠢,事实 上,问题是由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的。历史告诉我们,只要有风险存在,不管是怎样的监管,总会有泡沫产生,而目前的关键就是我们从危机中学到了什么教训。注 意,我们的行动是减少风险,而不是踟蹰不前,正如“尽管发生了无数的海难,我们仍然扬帆远航”。
在市场经济中,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保持兴奋,总有一些人会感到失落,而市场经济的基础是法治,我们应当清楚地是规则就是规则,任何人应当被强制执行,政府 不应当是规则的破坏者而应是规则的维护者和修正者,但政府行动的规则不可避免的存有歧视,而市场行动的标准是让应当受益的人们受益,让应当付出代价的人们 付出代价,衡量的基础只能是建立在有效而共知,公平,契约式的规则,我们的问题是我们并没有建立这种规则,而我相信这种规则不是有谁建立的,而是在市场经 济变迁中,人们之间互动产生的,一种结果会是共赢,而不是参与游戏的一方不劳而获,而另一方对此喋喋不休中夹杂着谩骂。我们就是要解决这种抱怨声和那些在 偷笑的人们。
我们从危机中得到教训是维护游戏的规则,政府要做好裁判员,该吃红牌是吃红牌,吃黄牌是吃黄牌,公平地对待局内人。
政府的原则应是不允许任何银行大而不倒
注 释:《Too Big to Fail》是一本书,通过一幕幕生动的场景描述,向读者客观而详尽地展现了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美国主要监管机构和投行的众生相。在这部作品中,你可以看到雷 曼是如何 一步步地自断生路,监管机构是如何在“政治正确”的牵绊下做出选择,各大投行又是如何在人人自危的环境下力求自保。前所未有的访谈,不曾公开的华尔街决策 内幕,揭示了美国经济萧条如何发展成全球金融危机,再现了从银行到政府再到整个美国身处金融危机第一现场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