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一个“信任消费”时代的概念产物,“被迫”的成为我们衡量品质、服务的标准,而且是消费者们心甘情愿,还都能说上一两个重要的理由,开口闭口都是说品牌。然而品牌怎么来,为什么好,没有一个能说出个所以然,这都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的品牌意识还只停留在实体产品上,对服务的要求并不是那么的苛刻。除了机制问题外,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其实比实体产品要多出许多,实体产品只要厂商不太过分,能骗得过检测设备就可以,消费者在这一块是完全“空白的”,16年的教育生涯,除了为了出来混这口饭的才子之外,谁真正读多这方面的学问呢?!而服务就截然不同,涉及到空间人事物,一个基层的服务生没有培训好都可能影响到一个服务品牌的建设。一直以来,笔直强调架构、团队培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这里。文化在哪里,不是所有理论的东西,是告诉你的TEAM专注点在哪里,target很重要,所有的事情都围绕这个在运作。任何时候我们跟员工们说什么可以做或者什么不可以做,很具体的条条框框是没有用的,太多的市场诱惑让他们变得并不是如此的专一与执着。
于是乎,在营销的角度上,专一成了一种策略,而并非真的就做一件事情,就如同“好空调,格力造”。格力当然不仅仅生产空调,但只要人们记住了格力,其他的一切就都不是问题,而且人们相信在一个领域做的都很到位很专业的品牌,其他同样是很专业的。于是很多品牌利用了这一点侵蚀其他产业,如同霸王就做起了凉茶,虽然我从来没有喝过,却是气势凶猛。“专注于”就是这种策略的最佳表现。比如智库,专注于经济管理领域;思颖,专注于标志设计;名典,专注于个性家居,等等。
那么专注能带来什么呢?
首先是专一,认知点明确,目标群体容易分辨;其次是方便,便于口碑营销,人家乐意为你推广,因为介绍起来方便;最后就是持续性的推广营销,进而形成品牌。
然而,是不是你想专注就能专注?或者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负责任呢?!非也!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差异化思路难求,现在市场的饱和程度,让你说什么都有很大可能跟人撞版,就是注册个英文,字母太少都不好办,所以有些定位需要“做”出来;
2. 成本太高,一个品牌要持续在某一领域专业并非说说即可的,得有持续的推广与策划营销思路,这个是走品牌路都要遇到的问题,也都很清楚,便不赘述。
3. 专业能力的问题,如同麦当劳提出一项服务:一分钟拿到你要的点餐,如果很多次都没有真当理由的拿不到,估计这个承诺就是有问题的。当然,人家在设计这个系统的时候,肯定要多方面测试的,这就是能力的问题。
当然,原因不仅以上几点,但为什么有的品牌能成功,以上三点的解决方案是最基本的,沟通的基础与外脑的运用是最基本的思路。不要相信靠每个人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建立好的服务品牌,首先这个“好”要建立标准。最佳的品牌架构是可以复制的,当然这个跟唐骏的还不同。如同加盟肯德基,就不要你太自作主张,太有“见解”,按着标准来就可以了。
只有品牌化才能带动持续消费,简而言之,一种定位传达的不仅是品牌的需求,更说明专业是品牌的基本点与起跑点,只有坚持在对的道路上不断维护前进,才能到达“品牌”的辉煌彼岸。
做标志找思颖——专注是品牌化的基础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