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认识和把握统战事业 助推经济发展


经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论远古还是今日,经济始终是一个大题,今天我们最关心的是经济,而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比比皆是,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首要任务。

丹东是全国最大的边境城市,站在今日的鸭绿江边,丹东夜色灯火辉煌,对岸的朝鲜确沉浸在寂静之中。孙部长说:这样鲜明的对比,更体现出开放的丹东正走在经济腾飞的大路上。

如何围绕丹东的经济发展抓统战、抓好统战促丹东经济的发展,就要切实做好经济统战工作,特别是做好非公经济服务工作,助推丹东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孙部长对2011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对2012年的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和部署。

2011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统一战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同心”思想,积极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全面推进各领域统战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打造“同心工程”,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开展系列活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紧紧围绕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为建设大气秀美新丹东做贡献。将广泛的政治认同建立在丰富多彩的“同心”实践基础上,使之根基更深,基础更牢。

以换届工作为契机,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民主党派换届作为我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市委给予高度重视。多次听取换届工作汇报,召开常委会,对市各民主党派班子人选进行审定,并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款确保换届工作的圆满完成。各民主党派市级组织充实了一批能够坚持党的领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德才兼备,能与中共亲密合作的领导骨干。按照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要求,保证我市民主党派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按照市委全会的工作部署,民主党派围绕实现我市跨越式发展、建设大气秀美新丹东的目标任务履职尽责,建言献策。

围绕中心,经济领域统战工作取得新成绩。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新“项目建设年”的部署,把项目建设作为构建“大气秀美新丹东”的一项关键任务抓好抓实,充分发挥统战系统联系面广、人才荟萃的优势,助推我市“十二五”实现良好开局。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全市统战系统招商引资项目总数82个,合同金额50亿元,到位资金34亿元。全市统战系统民营资本增加投入项目76个,拟投入资金30亿元,到位资金29亿元。民营资本投入的增加,不但扩大了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张了经济总量,还进一步推动了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光彩事业五项工程”活动不断深入,取得成效。全年统战系统投资扶贫项目188个,帮扶资金6199万元;民企帮扶困难村327个,帮扶资金1026万元;提供就业岗位9962个,安排就业人数19674人;帮扶困难户3347人,扶贫资金达285万元;捐资助学人数851人,助学资金215万元。

抓队伍建设,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后备队伍建设,建立结构合理的后备队伍,做好重点联系人士的培养工作。辽宁丰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东福,为我市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议和意见。辽东学院信息学院院长刘俭辉,结合我市IT产业的发展提出真知灼见。华通测控有限公司经理刘海波、丹东轻化工研究院董事长李勇、丹东电大教授巴军等,在两会上结合自身工作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提案。

加强指导,积极拓展对台及海外统战工作。616,为期4天的台盟辽宁省委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座谈会暨2011年度盟员培训班在我市举办。不但加强了与岛内台胞的联络交往,又增强了台籍同胞关心支持丹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大宗教工作调研力度,形成的调研报告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与肯定。不断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开展“争创文明和谐寺观教堂”活动,支持宗教界代表人士对本教教义做出有益社会和谐的解释,引导信教群众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抓好载体,加强基层统战及非公有制代表人士工作。开展“双争双评”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根据省委统战部下发的组织编写《辽宁基层统战工作风采》的通知要求,我市组织上报4个典型材料。以“一先两优”活动为载体,对基层统战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及典型事迹进行表彰。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

精心组织,认真做好统战理论研究和信息、宣传工作。各位部长身体力行,深入基层进行3个月的调研工作,全面掌握了近年来全市统战工作情况,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思路。统战理论研究会成员和高校专家学者围绕今年统战理论研究重点课题,研究理论、研究政策,深入调研、深入实践,形成14个研究课题,并且积极为省委统战部网站组织撰写、报送宣传稿件。

做为统战的工作者要准确认识和把握推进统战事业的基本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做好统战工作的前提。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有关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紧密结合丹东市情,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增强履职尽责的自觉性。

一是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二是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根本使命。

三是始终把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作为根本任务。四是始终把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和统战团体建设作为事业发展的基础。五是始终把创新作为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六是始终把拥有人格力量作为统战干部的必备素质。

在谈到2012年工作规划时,孙部长表示:要聚焦“同心”谋划工作,在思路安排中充分体现,任务部署中突出强调,贯彻落实中真正执行,使“同心”思想在统一战线乃至社会上产生更大影响。

(一)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巩固统一战线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深入学习理解“同心”思想科学内涵,努力打造“同心”品牌,大力开展“同心”实践,增强“同心”思想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服务全市工作大局,为建设大气秀美新丹东献计出力。继续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发动广大统战成员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宣传推介丹东,面向海内外牵线搭桥、促进合作。着力智力支持和推动民营资本增加投入,为加快推进丹东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服务。加强统一战线文化建设,发展党际合作、民族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信义、宗教和顺和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

(三)深入开展民主党派工作,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推进各民主党派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提高多党合作制度建设水平。协助民主党派加强思想建设。落实“同心·四个一”活动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各民主党派履职尽责,服务社会的能力。

(四)着眼构建和谐丹东,扎实做好涉及统一战线的维稳工作。以“双文明”活动为主要载体,鼓励宗教界依托宗教场所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着力健全基层宗教工作机制,增强力量,改善条件。

(五)打好基础,着力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适时举办全市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抓好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推进党外代表人士考察调研、社会服务、挂职锻炼等工作。进一步做好我市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继续开展 “建言献策、建功立业”(双建)活动。加强出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积极探索、推进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统战工作。

(六)抓好载体,推进新社会阶层和基层统战工作。深化“双争双评”表彰活动,提升县(市)区基层统战工作水平。完善工作机制,做细做实社区统战工作。积极探索高校统战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推进高校统战工作迈上新台阶。

(七)服务丹东对外开放,大力拓展海外统战工作。支持与做好市“两联一会”工作,积极开展海外联谊。积极拓展和充分利用海外资源,加强交流与合作,为我市引资引智服务。支持与指导市黄埔同学会、市台联,开展各项工作与活动。

(八)认真做好统战理论研究和信息、宣传工作。加强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的联系,做好统一战线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积极组织为省委统战部网站撰写、报送宣传稿件,为统战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最后,孙部长总结说:“让我们在市委领导下,满怀发展激情,团结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同心同德,务实创新,在全市上下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为推动我市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建设大气秀美新丹东,做出应有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