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核成为今年MWC最大亮点,引爆了智能手机“核战争”,2012年,手机市场的四核之战无可避免。
率先加入这场“核战争”的是华为、中兴、三星、HTC、LG,华为推出Ascend D1 Q,中兴推出Era,HTC推出One X,LG推出Optimus 4X HD。值得一提的是,华为的Ascend D1 Q采用的是自主研发的“速度最快、体积最小、发热最低”的海思四核处理器。HTC 搭载的则NVIDIA的Tegra 3处理器。据悉,富士通即将推出的三防新机采用的也是Tegra 3。在率先加入“核战争”智能手机阵营中,只有华为Ascend D1 Q的四核处理器是自主研发的,这意味着,华为已经先胜一筹。
既然四核成为智能手机的竞争焦点,谁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谁占主动。所以,苹果也在加紧四核芯片的研发测试,以便给将于今年发布的iPhone 5提供强大动力。
从单核到双核,再到四核,智能手机发展速度太快。因此,有人质疑,我们真的需要四核吗?业内人士甚至提出,“四核到底有没有必要”?理由是:四核更耗电,价格更高,应用尚无需求,等等。
笔者认为,四核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智能手机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众所周知,电子技术日新月异,近十年手机市场竞争的结果一再证明,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制胜。手机市场依赖于两个速度的驱动,一个是移动互联网发展与用户需求的速度,一个是手机技术与平台运行的速度,两者互为作用,哪一个速度跟不上,都会制约整个手机市场的发展。在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一再超越手机厂商的预期,致使一些很有实力的厂商错失良机。比如,西门子手机在2G时代过低估计了市场发展速度,没能超前反而落伍,结果只得饮恨退出手机历史舞台。再比如,诺基亚对智能手机的发展速度估计不足,一不小心被苹果等超越,导致这位老大的全球份额急剧下滑。
进入3G时代以后,移动互联网的数据密集型应用不断涌现,大型游戏也开始向智能手机移植,这对手机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满足用户的应用和体验的需求,高性能四核手机对3D视频、游戏等应用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
谁都知道,电子新产品上市,定价通常较高,而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价格自然会有降到用户所能接受的理想价位。四核手机锁定高端市场,既然是高端用户,对价格也就不会太敏感。所以,价格不是四核手机的问题。
至于电耗,只是发展中的问题,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个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NVIDIA表示,Tegra 3四核处理器将改进计算性能,自动关闭不活动核心,并通过另一个低功耗核心来运行短信和音乐播放等任务,从而降低功耗。华为Ascend D1 Q采用了突破性的电源管理技术,通过优化的电源管理系统,1800 mAh -2600 mAh电池可实现40%的电力节约。
移动互联网普及速度加快,用户对于硬件翻新速度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可以预见,四核将会成为未来高端手机的标配。国有产品加入智能手机的“核战争”,无论是提升自有品牌形象,还是增强其产品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都是一次机遇。机遇不可错过,手机厂商要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优势,必须占领四核手机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