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打造智慧的彩云——实拍云博会


  重庆打造智慧的彩云



  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2中国(重庆)国际云计算博览会于3月22日—24日在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云博会展览面积15000平方米,分为云区、端区、通信网络区、应用体验区和综合展区五个部分,分云计算技术展览展示、云计算高峰论坛、云端成果项目对接和云科技主题活动四大板块。共有160家企业参展,国内外知名企业占到参展企业的70%以上。这是我国首次举办规模最大的中国云计算盛会,云集了全球云计算行业第一流的企业集团阵营以及他们开发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本届云博会期间前来参观的市民观众突破5万人,除了本地市民,还有大批观众来自沿海省市,此外,数量不少的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的专业观众。“云计算”能够带动产业发展和产业变革,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刻变革,包括两大趋势:一个是专业化分工,通讯更加专业化,二是整个价值链迁移,云计算时代,整个价值会向云端迁移。到了“云”时代,所有的内容和计算可放在“云”里,但要求云端具备更强大的储存和处理能力。蔡律摄



  云博会的举办,云博会的举办向重庆市民传递了云计算的知识和信息,展示了云计算技术带给市民生活的改变和精彩。也标志着重庆将云计算的概念演绎成可操作性的产业平台,向业界传递了重庆加速发展“云端计划”的信心和决心,表明了重庆具有云计算展览展示、交流的载体和平台。蔡律摄

  让云计算走向生活,据来自2012中国(重庆)国际云计算博览会消息,重庆拟3000亿造“10朵祥云”:  “卫生云”、“交通运”、“平安云”、“人力云”、“家居云”、“医疗云”、金融云……到2015年,重庆目标形成100个IBC机房、100万台服务器的规模。蔡律摄



  云博会巴南展区吸引不少市民前来参观、咨询,巴南区云产业力度大,来源于李建春书记对云计算的深刻理解,巴南区正着力制订云计算产业规划、打造巴南“云谷”以及教育云计算产业园、“六云”计划、教育云基地、金融云基地等等,蔡律摄

  所谓“云”,就是打造云计算数据处理基地,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基于全球客户服务建设国际离岸数据开发处理基地。二是基于国内服务云需要,建设在岸的云计算基地。三是基于智慧重庆的需要,建设全市云计算应用基地。重庆已在两江新区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国际离岸云计算试验区,在江津区规划建设国内云计算数据基地,在南岸区规划建设物联网示范产业基地。



  所谓“端”,就是打造网络终端产品的制造基地,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打印机、监视器、平板电脑、3G手机等电子产品以及服务器、路由器、存储器等通信设备。目前重庆已初具规模,到2015年将形成2亿台电的产量,1万亿元的产值。重庆的重点是实施云端计划,建设智慧城市。

  富士康科技集团副总许立威说,技术带来产业变化,从“云计算”铺设为“云”打造的产业环境,从数据中心看这个,现在的“云计算”把每件事情变成一个服务,服务最终到每个消费者的身上。整个流程会产生很多新的挑战,比如说去为“云计算”搭建一个场地环境--数据中心,做这件事的人要懂得IT技术,还要懂得新能源和物理基础架构的建设,需要懂网络。为“云计算”做的变化就是整合产业链,和所有能源效率相关的事情都要做。



  云计算中心的建设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优势的网络环境。而作为内陆城市的重庆,由于数据传输距离以及数据中转等方面的影响,对比起沿海城市似乎不占优势。对此沐华平透露,重庆目前正在建设和完善与国内18个主要城市的直接数据通道,运行成熟后将大大提升网络运行效率,预计到18个主要城市的网络延迟将低于50毫秒。到时企业把数据中心设在重庆,与设在国内任何沿海城市都没有区别。蔡律摄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冰在致辞中表示,重庆作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产业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和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近年来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实施云端计划,在云计算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目前已形成了28万台服务器的应用规模。2012年,中国(重庆)国际云计算博览会的举办,必将对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云计算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后续的工作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加强和重庆的合作对接,做好统筹规划和协调服务,在产业布局、政策、资金、规划和人才技术等方面对重庆发展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更大的支持,助力重庆经济和社会实现更好的发展。云端重庆,触手可及。蔡律摄

  重庆传媒报道说,重庆还在计划连通新疆至中亚再至俄罗斯的陆上通信电缆,以及连通云南至东南亚的陆缆,当“数据丝绸之路”完成后,我市网络数据通往欧洲和南亚的效率,将超过依靠海底通讯电缆的一些沿海城市,从而助推重庆“云”飘向世界的天空。

  蔡律  2012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