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医疗保障体系,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老百姓得到的最大实惠是什么?答案一定是看病自己掏的费用比以前的减少了。
如何认识看病难与看病贵呢?看病难的意思要走很远的路、花费大量的时间、耗费很大的心血,才能来到比较满意的医院或看上比较认可的好医生。看病难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绝对性看病难:由于医疗资源绝对不足造成的看病难,是因缺医少药而无法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看病难。——目前发生在中西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广人稀的偏远农村地区。第二种是相对性看病难: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于居民需求的不足,造成患者去大医院看专家难的问题。——这是目前看病难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征。
如何认识看病贵
那看病贵,又贵在何处?无非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个人主观感受的看病贵。看病就医所花的钱超过了自己的预期水平,不是物有所值。 第二种是家庭无力支付的看病贵。花费超过了家庭支付能力而造成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第三种是社会无法承受的看病贵。当它超过了整个社会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目前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找出“看病难与贵原因”的主要原因。看病就医问题有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不能有效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的问题;也有医药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薄弱的问题;也有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淡化,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的问题,但是朱主要的原因就是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还不能消除因病致贫现象。 我们现在的三年医改试点总结总喜欢看到成绩,看到覆盖率、看到报销率,没有看到群众看病实际上所掏出的钱并没有减少,或者变化不大。当然,不可否认服务的质量与数量是增加的,而增加的部分更有值得非常认真的分析,不要盲目的“喜大好功”。
有两个最新的例子,其实这些例子网友手头上已经有不少:
某县某村村民不幸检查出肝癌,在某医院治疗,己花了6万多元,依照报销政策,减去自费项目后,他只能报销1万多元。他现在已欠了医院3万多元,治疗难以为继。
另,某县某人加入新农合,当年5月,因右眼患白内障,他入住县医院,医疗费用总计4863元,但只报销了500元。他的妻子因右肾结石医院治疗,花了19206元,减去起付线600元以及部分自费项目后,按照50%的比例报销了9000多元。
在中国看病贵的感觉应该与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有关。我们也许是世界看病自负比例较高的国家之一,而看病的绝对费用不是世界最高的,也提示我们,保障体系的健全是关键的,而制度相比之下就显得不重要了。因为,目前世界上有不同的制度,美国为首的市场化与欧洲为代表的福利化,每一种制度都有其缺陷,关键是哪一种的效价高,社会利益最大化。中国目前的医疗制度我个人认为并不是最好的,可能是最不好的,因为并没有使公共财政使用最大化,没有解决公平性的问题。而一个好的医疗保障制度首先是衡量它的公平性,公平性的问题正是一个政府存在的最大理由。所以,一个好的医疗制度是公平与效益统一,对于民众来说一个好的体系就是“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
良好的医保体系旨在少生病
评论
编辑推荐
1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