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继续消化上周大跌以来的调整压力。上证指数一度盘中下跌近14点,但受中信银行后市大涨5%的影响,银行股普遍反弹,最终上证指数收盘仅下跌0.1%。不过沪市成交量大幅萎缩到769亿元,较上个交易日减少了近180亿元。
从今天的交易来看,市场再次呈现对利好麻木,对利空过度解读的现象。
昨天,中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周三称,受托投资运营广东省部分养老保险资金应正确解读,不要把“委托投资运营”误读为“委托入市”,或是“入股市”。该项资金将主要投资于国债、银行存款、企业债、金融债等有固定收益的产品,委托人可获得不低于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息的收益。这种表态可能是为了应对一些因忧虑亏损而反对养老金入市的舆论压力。一方面,只要投资于股市的资金达不到50%,就可以理解为主要投资方向为固定收益类产品。另一方面,如果只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特别是银行存款),何必先委托社保基金,付出一定的管理费,再由社保基金委托给基金公司,再付出一定的管理费?
就2012年的股市而言,来自养老金的增量资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实质的利好是股市投资者将与养老金一样,获得了“国民待遇”,中国股市将基本告别融资市,迎来投资者利益得到重视和融资并举的一个时代。提振股市信心的政策会不断推出。
虽然今天汇丰公布的3月份中国PMI初值创4个月以来新低,但中国经济可能已经见底。国有企业1-2月净利润出现近10%的下降,前两个月中国税收收入只增长了近10%来看,这恐怕是决策层不能容忍的。
一方面,央行的调查显示,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一年以来首次回升;另一方面,国务院决定今年要围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认真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重大铁路项目,适时开工一批急需必需项目;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项目和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国省干线改造力度。而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周二(3月20日)出版的该行刊物《中国金融》上撰文表示,放松银根以扶持经济继续增长的时机已经成熟,央行将为此做出积极努力。而央行目前的动作力度非常小,仅仅小幅上调了四大国有银行的贷存比考核上限,小幅增加了四大银行近1千亿的放贷能力。存款准备金率预计3月下旬或4月再次下调一次。
最近,美国的道琼斯指数已经涨至离2007点的历史最高点只差7%的位置,即使如此,高盛仍在最新的报告中认为,当前是一生仅有一次的买入股票的好机会。报告指出,在经历了为期20年的股票市场表现不如债券市场表现的阶段以后,股市正处于估值偏低的状态。反观上证指数,目前点位只有2007年历史高点的39%。
A股金融危机后表现明显落后于全球多数资本市场,一方面是2009年新股IPO的恶政显著加大了融资的速度和数量,另一方面是2009年以来房价的暴涨,吸纳了社会主流资金。目前这两个因素都在发生改变。就房地产市场而言,最新的消息是今年中国将适时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在A股新股定价改革政策出台,融资压力明显下降,房地产稳定增值的预期进一步消淡后,明年上证指数出现4000点,甚至4500点以上的高点并不是天方夜谭。就今年而言,在利好不断兑现,信心逐步恢复后,可以出现3300点左右的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