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级市场或许才是综合性DM的天堂


  以下观点,纯属子龙个人看法。不一定正确,权当各位同仁作个参考。

  目前在中国DM市场的实际情况是:城市里的DM,经营者不可谓不努力,员工素质不可谓不优秀,市场潜力不可谓不大,结果却是大多数都在惨淡经营。另一种现象是,在县级市场经营的DM,无论从资金投入、市场潜力等指标来比较,远不如在城市里经营的DM,但相对来说,却活得比较滋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有三点原因:

  一  DM的行业特征

        DM,属于窄众媒体,相对于大众传媒,由于它的行业特征,使它不能和大众媒体在定位和发行上相比。所以DM经营者必须明白:谁是我们的读者,我们的市场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读者有什么特征。如果很模糊,自己都说不清楚,那就要小心了。同时我们知道每一个市场,都是有一定范围的。如果范围太广,那么DM就无法形成相应的影响力,其传播效果就无法满足广告主的需求。如果范围太窄,DM就不能充分发挥相应的传播效果,体现不出应有的市场价值。县乡级市场是大众媒体覆盖薄弱的区域,规避了和大众媒体的正面交锋;而受众的宽窄程度也合适DM的发挥。这里的DM指的是综合性DM。

  二  宣传通路

        2004年在国家叫停县级报纸后,出现了市场空白。在缺乏主流宣传载体的情形下,直投、免费的DM报填补县乡市场的空白,有效解决了广告客户锁定区县市场的宣传通路。

       如果每天接触的媒体过多,就会造成受众严重分散从而减少其影响力。而县乡市场是媒体欠发达的地区,信息相对封闭,而DM直投却能到达,所以说DM是县乡级市场最佳的广告载体,大城市传媒业发达,但是无法有效渗透和覆盖区县市场,更不能进行针对性、细分化的宣传。但县乡市场空间又非常巨大,因而DM是大客户在县乡市场中的首选载体,也是最好的广告载体。  

  三  经济发展的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一二级市场的日趋饱和,县乡级市场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仅从目前风头最劲的手机市场来看,城市部分占全国市场的比重已逐步降低--由2004年的72%下降至2005年5月的63%。到2008年,更是下降到了55%。仅这一案例足以说明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无论是在家电手机领域,还是烟酒糖茶等日常快速消费品,近几年都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县乡级市场。商界人士几乎同时发现,无论是出于战略还是战术上的考虑,现在都应该--到县乡级市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