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诗情甲天下,怀府永传绕梁声


 
古风·沁阳诗情甲天下
——致河南省焦作、沁阳市老师及文朋诗友
 
        蔡诗峰
 
怀府自古有诗名,
唐朝又闻李商隐。
《锦瑟》一曲传天下,
《嫦娥》至今有知音。
明时皇裔朱载堉,
《律吕精义》称律圣。
龙年初五诗座会,
雪梅梅雪长精神。
群贤吟唱民间诗,
众友捧柴照新程。
沁阳诗情甲天下,
怀府永传绕梁声。
 
    2012.1.25(龙年正月初三)上午9点于河南信阳汽车站
 
 
 

沁阳诗情甲天下,怀府永传绕梁声

 “蔡氏四兄妹诗歌创作座谈会”在河南沁阳举行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廖奔及著名诗人张同吾/韩作荣/李小雨/石英/石祥/曾凡华/峭岩/谢克强/丁慨然/孙继祥/黄秋声/任长连/和洪范/许庆胜等题词或发贺信祝福

 

消息:2012127日(农历正月初五)上午,由河南省沁阳市委宣传部、沁阳市作家协会主办,由华语红色诗歌促进会、雪梅文学研究会协办的“蔡氏四兄妹诗歌创作座谈会”在河南沁阳举行。此次座谈会的主题是研讨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蔡诗国/蔡诗华/蔡诗峰/蔡小青同胞四兄妹第二部合作诗集《蔡诗国兄妹诗选》。

实力派诗人/沁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高原出席会议并致辞。研讨会由沁阳市作家协会主席李建国诗人主持。实力派诗人/河南省焦作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郜希贤、马万里,沁阳市作家协会顾问李卫星、张安国,沁阳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董尚祥,沁阳市委外宣办主任杨吉,实力派诗人李飞翔、杨寿远、赵倡文、沈树兴、马道州、张东旭、岳红霞、李成杰、都屏君、马慧霞、贾海涛、吉怀儒、宋福宝、温华勇、张正义、杨红军、连家财、牛全道、裴玉伟、李晓絮、周全世、周国辉、周文博、田才元、罗务本、蔡诗华、蔡诗峰等与会,踊跃交流。蔡诗峰代表蔡氏四兄妹以《沁阳诗情甲天下》古风一首深情答谢:“ 怀府自古有诗名,唐朝又闻李商隐。《锦瑟》一曲传天下,《嫦娥》至今有知音。明时皇裔朱载堉,《律吕精义》称律圣。龙年初五诗座会,雪梅梅雪长精神。群贤吟唱民间诗,众友捧柴照新程。沁阳诗情甲天下,怀府永传绕梁声。”会上还朗诵了蔡诗国的《山路弯弯》《来世再找今生缘》、蔡诗华的《2005,我的丁香没有开放》《与史同在民族魂——想念“狼牙山五壮士”/河南省沁阳市常平抗日战争阻击战英烈之十三》、蔡小青的《奏响春天的音符——河南沁阳我的第二故乡》《心香——给我的老师》、蔡诗峰的《乡梦像兰草一样疯长》《沁园春.中共建党九十周年感——和李长鹰兄“沁园春.赠孙继祥(一博)诗兄”》等代表作。

蔡诗华曾在河南省沁阳市驻军54集团军工兵团服役13载,蔡小青从沁阳师范(现焦作师范)毕业后定居沁阳并执教多年,蔡诗峰从军前曾在沁阳生活数月对此地感情颇深,蔡诗国的儿子蔡应灵在驻沁部队服役,曾多次到沁阳探亲采风。蔡诗华四兄妹对河南沁阳一往情深,均有大量诗歌向沁阳致敬。不是故乡胜似故乡,第二故乡情谊长。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廖奔题词鼓励“诗家四兄妹,吟出绕梁声”;著名诗评家/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张同吾题词鞭策“蔡氏兄妹  诗意永存”;著名诗人/《人民文学》杂志原主编韩作荣题词勉励“同一只诗笔  血缘的亲情”;著名诗人/《诗刊》原常务副主编李小雨题词激励“兄妹四诗人,对中国诗歌一定要起推动作用!”杰出诗人/北京军区创作室原主任石祥题词祝福“诗人之家——赠蔡氏四兄妹”,还为沁阳市赠送墨宝“诗之星座。”杰出诗人/现代诗歌研究院院长曾凡华题词勉策:“一家为诗,万人得福!——应蔡氏四兄妹诗歌座谈会而题。”杰出诗人/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谢克强题词“四兄妹诗四首  诗心如火写春秋”;著名诗人/书法家/华语红色诗歌促进会会长孙继祥题词“蔡氏兄妹这四只充满理想渴望抱负的鹰,将主宰这片为人民服务的天地文学地诗继承发扬到永远!这是他们永不动摇的信念!”《蔡氏四兄妹诗歌研究》一书作者/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莱芜市政协《江北诗词》编辑部编辑/实力派诗人/诗评家许庆胜在贺信中说“热烈祝贺《蔡诗国兄妹诗选》研讨会在河南沁阳召开!蔡氏四兄妹作为当代罕见的同胞式诗歌群体,的确是开了一条别样的诗歌先河!文学史、诗歌史将永留他们的美名!现在看来,我写作并出版的《蔡氏四兄妹诗歌研究》一书仅仅是做了阶段性的研究总结,还远远不够,还需不断地做更深入的探讨,才能对得起这个伟大的时代,才能更本质的理解和定位辛苦努力的苦难而又勇敢、聪明的蔡氏兄妹们!祝福他们的诗歌艺术人生自觉创造的更精彩、更辉煌!”著名诗人石英/峭岩/丁慨然/黄秋声/任长连/刘辉/和洪范/董尚祥/李建国/赵岩/黄恩升/马道州/刘明柱/沈树兴/赵倡文/李长鹰/胡松夏等纷纷来信、发诗表示祝贺。

 

评论家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诗坛出现了蔡诗国、蔡诗华、蔡诗峰、蔡小青四位从山村里走出来的诗人,引起诗坛广泛注意,皆给以热情评价。因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历经磨难与坎坷,却对文学、尤其是诗歌倾心热爱,在最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读诗、写诗,而终于登上诗坛,实在是不易。一些评论家认为,堪与三国的“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及北宋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相比。但这四兄妹诗人在某种意义上说,创作更艰难,对人们的启示也更大。因为“三曹”是帝王之家,“三苏”是官宦之家。而作为生活条件极为艰难的农民子女来说,衣食温饱都无保证,却以惊人的毅力投入诗歌创作。尽管除了蔡诗国仍坚守在家乡的田园中外,其他三人都闯向了军营或更广阔的社会,但作为受正规教育不多、全凭坚韧毅力自学的四兄妹来说,要成为诗人是多么的艰巨呵!但他们成功了,故而引起了诗坛的震动。诗歌已经成为蔡氏四兄妹生活的方式,他们离不开诗歌。他们为诗迷、为诗狂,诗歌也为他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蔡氏四兄妹中的成员们,有的仍旧在现实的庄稼地里忙活,有的正在为一日三餐而奔波,但是,他们在这“之外”却收获了如此馥郁醇香的精神花朵,令人赞叹。给蔡氏四兄妹的诗歌创作做一个粗略的命名:蔡诗国是踏实的泥土诗人,蔡诗华是入世的政治抒情者,蔡诗峰是最有诗人情怀的诗人,蔡小青是擅长细腻地表现自然的诗人。

评论家称:在这里,我用“诗坛崛起蔡家军”来表达,不仅因为蔡诗华、蔡诗峰已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蔡诗国、蔡小青已加入省级作家协会,更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同时,还因为“薪火相传”——受家庭熏陶,他们的子女也“小荷已露尖尖角”了。在这本合集里,就附录了他们子女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