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戴“贫困县”帽子还要庆贺?
近日,一张写有“热烈祝贺新邵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时期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字样的电子大屏幕宣传语图片在网络上疯传,引发网友热议。图片上偌大的“成功纳入”、“特困地区”、“中共新邵县委、新邵人民政府宣”刺痛了公众的神经。有网友表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网友直接指出,“拿到贫困的帽子就可以吃补助了!”还有网友揶揄道:“这回又是临时工干的么?”(人民网北京2012年1月30日)
在以追求GDP增速为王道的大环境之下,戴上贫困县帽子,本来是脸上无光,颜面丢尽的事,可新邵县为何还要热烈祝贺呢?原因不外有四:
一、解放了思想,提高了对“戴帽”的认识
前不久,国家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了重点扶持对象,其中第十条规定,对于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统筹资源给予重点扶持。这说明在国家层面,还是认可发展不平衡的,是有较大差距的,对于贫困地区要从多方面给予以支持。国家有这方面的要求,自己承认落后、贫穷又有什么可丑的呢?再说,当前评定的贫困,是基于横向比较的,而非纵向比较,敢说新邵县纵向比较是有发展的、有进步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新邵县才“积极争取”戴“贫困县”的帽子。这可从《新邵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这篇文章中有关表述得到验证,文章称:“11月15日,从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召开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会上传来特大喜讯:新邵县被正式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通过两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新邵终于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二、“载帽”有利于出政绩
一般来说,某县贫困有其地理原因、有其历史原因,当然与其上任领导脱不了干系,而大体上与现任领导无关。“贫困县”一旦申报成功,名声在外,贫困县不仅可以得到国家各种资助,而且贫困县稍有成就或成功脱贫,那可是大功一件,作为现任领导,对申报“贫困县”又何乐而不为?当然“贫困县”获批值得庆贺了。
三、“戴帽”与各种支持有关
国家为了“先富带动后富”、为了平衡地区发展差距,出台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无可非议,但是既然给人戴帽,就必须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否则没有谁愿意戴帽。试想,国家若不给贫困县项目、资金支持,谁会主动戴这样的丑帽子?就是硬往人家头上扣,也不会有人要。正是在戴帽有好处的情况之下,新邵县等才会有积极争取帽子的动力。
四、“戴帽”受益者众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第十条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集中实施一批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区域性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改变连片特困地区面貌。由此可知,获得贫困县称号之后,当地民众受益匪浅,当然,当地政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会有利可图。
既然,“戴贫困县帽子”有百利而无一害,新邵县又何乐而不为?如此,获得贫困县批复又怎能不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