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省会城市,规模在全国的省会城市中顶多算是中等。这个城市中,交警平均每天处理的交通事故在200多起,如果算上没有报警的单方事故、私了事故,估计得突破300起。其中,某一条全立交的城市快速路上,由于通行速度比较快,平均每天发生交通事故近40起,如果如果赶上雨雪雾等不好的天气,这条路上一天出个百十来起交通事故也不稀奇。
由于交通事故多,马路上危机四伏,中国人现在对于汽车安全的重视程度异乎寻常地高。10年前,老百姓买车时只想到能用就好,现在即使一个农民也懂得问问自己要买的车有几个气囊,一个经常泡网的小市民也能问出诸如“这车上的ABS是不是8.1版本的”这样有技术含量的问题。
汽车买家们对于汽车安全的重视,和道路上交通事故的频发,两者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联?当然,由于害怕交通事故殃及自身,所以人们会买更安全的车以自保,但为什么如此重视汽车安全的人群,却制造出如此多的交通事故?
比如,在以上提到的那条城市快速路上,每天发生的30多起车祸中,绝大多数是追尾事故,一辆车亲吻了另一辆车的屁屁是常事,三辆车玩儿个3P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天气不好的时候,还常常十辆八辆地搞在一起。说是快速路,其实你也知道,按现在城市的交通流量,时速能维持四五十公里就算不容易了,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经常有人会在追尾事故中把车撞到报废。
我知道的一位“女魔头”就干过这样的事儿。当时,她开着一辆小车,勇敢地把一辆宝马顶到了前边车的屁股上,宝马腹背受敌,屁股破相,而我们这位“女魔头”的座驾,车头几乎撞烂,事后宣布报废,“女魔头”自己也挂了彩,把腿搞伤了。
当时的撞击情形,非常接近于汽车碰撞测试中的情形。按照C-NCAP的规则,有一种测试是时速50公里正面碰撞,以那条道路的通行情况,估计追尾时的时速就是这种水平,当时宝马已经刹停,“女魔头”的小车就是以这种时速一头撞了上去——虽然车子报废,但以“女魔头”仅受轻伤的情况看,这个小车在C-NCAP中应该能拿到4星的成绩。
“女魔头”所驾的小车确实是合资主流品牌,安全性也没什么值得怀疑的,值得怀疑的倒是“女魔头”自己,难道撞车时,她一点制动措施都没有采取吗?
答案是,她基本没有踩刹车。为什么不踩刹车?答案是,她走神儿了,等看到宝马刹车时,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眼睁睁地撞上去。
在这样的“女魔头”面前,什么样的车才是安全的车呢?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组数据。一般的驾驶人在精神良好的情况下,从意识到前方出现状况,到判断有危险而做出刹车动作,中间的反应时间大约是1.5秒。按车速100公里算,汽车在1.5秒中可以行驶出41.55米的距离。一般的家用轿车,从时速100公里到完全刹停,制动距离一般在40多米,加上驾驶人判断情况时所行驶出的距离,平时我们从时速100公里到完全刹停,需要80多米的距离。
这组数据一方面告诉我们,汽车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听话,制动性能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强悍,所以要保持足够的车距;另一方面,不要迷信你的刹车盘有多大,卡钳有多强,跟得近了一样刹不住车。
比如,一辆装上直径增大四分之一的前刹车盘和高性能刹车片的车子,时速100公里刹停的距离可以缩短9米多。但一辆时速100公里的车子,每秒可行驶27.7米。意思是说,刹车改进带给你的反映时间优势只有0.35秒,别说走神儿,只要你不是全神贯注,这点优势也会荡然无存。
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女魔头”,假如她当时的时速是50公里,1.5秒种能行驶21米左右,当时她跟前车的安全车距至少也应该是这种水平,这样,即使前车紧急刹车,自己也基本也能在追尾前刹住(当然,前提是不能走神儿)。但事实上,别说21米,这条路上行驶的车与车之间能保持10米的车距就了不起了。所以,“女魔头”即使没有走神儿,可能一样会撞上去,只不过后果没这么严重罢了。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这条路上一天能发生几十起追尾事故。由于车与车之间盯得太近,不出意外则已,一旦前方有意外情况,后车不可避免地要扑上去亲前车的屁屁。
为什么车与车之间不能保持安全距离?除了很多驾驶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安全距离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你基本不可能保持安全距离。按这条路的通行时速情况,安全车距至少要20多米,但20多米是四、五个车身的位置,早有别的车见缝插针地挤到你前边去了。结果是,你想留20米的安全车距,但最终连10米都得不到。
在中国开车,会加塞儿说明驾驶水平高,不加塞儿说明你不是新手就是个受气包。开车在公路上耍流氓已经成为时尚,占着快车道打打手机、不打转向灯就强行并道、占逆行车道强行超车、夜间会车不会灯等等流氓行径大行其道。这就形成一个奇怪的悖论:为什么特别讲究汽车安全的中国人特别不讲究行车安全?
也许是道路环境过于凶险,才引起国人对汽车安全性的高度重视,但人要是不讲安全,再安全的车有什么用呢?
汽车安全与行车安全,哪一个更重要?汽车的安全装备水平再普通,在一个讲文明、懂规则的驾驶人手里,也能安全行驶一辈子。德国目前有20年以上车龄的车300万辆左右,20年以前的汽车,别说气囊气帘ESP可溃缩车身,就连ABS都是稀罕物,也没见这种车在马路上被纷纷撞烂。
汽车再安全,在女魔头男流氓们的手中,随时都会变成凶器,在缺乏安全意识的驾驶人手里,什么先进的安全装备都白搭。所以说,没有不安全的车,只有不安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