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际油价跌宕起伏,上演过山车行情。今年的油价还会继续坐上过山车吗?季节性规律、经济趋势变化、地缘政治影响,今年将如何影响国际油价?中国的原油需求又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中广网北京1月2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由于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稳定复苏,北京时间今天(27日)凌晨收盘的国际油价继续攀升,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0美分,收于每桶99.70美元。伦敦市场3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110.79美元,上涨了98美分。
回顾2011年的原油价格走势,我们发现了三个特点:季节性规律对于油价的影响逐步弱化,油价紧随经济趋势变化,地缘政治的影响与日俱增。2012年的国际油价会出现什么变化?《央广财经评论》节目主持人刘倩采访了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
主持人:有评论说2011年的油价走的是过山车一样的行情,您认为今年国际的油价还会继续坐过山车吗?
韩晓平:不仅会坐过山车,可能还会更剧烈的过山车。现在有一些影响油价非常大的因素,就是波斯湾伊朗的问题。如果这一次擦枪走火一旦打起来,伊朗可能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不仅伊朗自己的石油供应中断,霍尔木兹海峡内部可能出来的石油都运不出来了。一旦运不出来,国际油价就会暴涨。即便不打,处在这种紧张的状态,国际油价也会维持高位。从美国来说,这么高的油价的影响是有限的。首先,美国的油价本身并不高,远远低于中东的油价。另外,美国要通过高油价继续推动天然气革命。全球的高油价对美国是有利的,有更多的制造业会搬回到美国去,让美国经济复苏,增加就业。这样一个趋势会进一步的促进美国复苏,美国也会乐见其成。
主持人:去年影响原油价格走势的是三个特点:第一,季节性规律对于油价的影响是逐步的弱化;第二,油价紧随经济趋势的变化;第三,地缘政治的影响与日俱增。今年油价走势的变化中,这三个特点会起到什么作用?
韩晓平:地缘政治影响是主要的。由于美国页岩气革命成功,在海湾地区现在形成了战略大撤退的局面。这样一来,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存在会减弱,造成这个地区进一步的真空,就会造成更多地区处于动荡的状态下,就会影响这个地区对全球的石油供应的能力。一旦出现这样一个局面,全球的石油价格会进一步的不断波动。这对于全球的新兴经济体来说,影响会更大。欧洲在衰退,用油总体减少。但新兴经济体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汽车保有量在不断增加,各种各样的资源消耗在不断增加,对石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都会大幅度的推升油价。
主持人:国际能源署在前不久下调了2012年全球原油的需求预期,因为2012年可能不需要生产预计的那么多的石油,这会对油价的走势产生什么影响?
韩晓平:如果果真如此,油价会维持一定。这些年,油价跟市场并没有什么关系。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石油)需求量大幅度减少,油价从30多美金一跃而起回到80多美金,涨的速度很快。到了2011年,油价已经达到100多美金,涨的速度和需求之间并不是正相关的。只要投机油价,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就可以推升油价,油价就会保持在高位。这样一来,美国利用交易方面的优势,可以获得更多的石油交易中的利润。同时,高油价可以促进美国的结构性调整。这个结构性调整已经发生得非常快。如果再用三年的时间,就不需要在中东继续进口油了。这些液化天然气不仅来发电、供应老百姓的生活工业,更多的做成液化天然气来供应卡车。一个卡车轮子上的国家,经济系统运行全部是要靠卡车和高速公路来维持,一旦用了液化天然气,就可以替代大量的燃油。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将会从美国开始,向欧洲向更多的地方延伸,可能对全球的经济格局会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美国剑桥能源咨询公司一直说的,非常规天然气非常丰富,足以改变“游戏规则”。这不仅油和气的游戏规则,改变的是包括地缘政治的游戏规则,包括金融秩序的金融规则,影响会非常深远。
主持人:今年世界经济还有一个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从欧洲债务危机的运行情况来看,将怎么来影响油价的变化?
韩晓平:欧洲人基本的生活保证和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需要的能源是稳定的,可能会减少,但量不会非常大。欧元区一旦出现问题,大家更多的会买美元,美元就会升值。从这个角度来看,油价有可能下跌,波动得更加猛烈。
主持人: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之下,您对于我国短期、长期原油需求以及对于油势的影响,有什么判断?
韩晓平:经济数据是放缓了,电力需求放缓了,但幅度是非常小的。去年的电力需求仍然在130%的增速,能源利用效率尽管提高了,但对电的需求会更多。随着中国现代化,必须要保证两万亿度电。如果继续用传统的方式,就要煤,运这些煤又要靠油,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升我们对石油的需求,推升油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通过一次危机来促进工业结构发生大变化,背后要能源结构的变化。所有的结构调整调整结构,没有办法能够直接调市场化的经济结构,而真正能改变经济结构的是能源结构。我们可能会通过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的需求,增加天然气的供应量,来改变我们的经济结构,改变工业结构,使中国减少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逐渐走上更加现代化的道路。
主持人:国际能源署署长田中伸男认为,新兴经济体旺盛的原油需求,将会对国际原油形成需求面上的支撑,中国的石油需求将会在2020年达到顶峰之后再逐渐下降,国际油价今后的10到20年仍然将会继续的高企。从这个角度来看,您认为国际原油市场的供应会不会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会越来越趋于紧张?
韩晓平:这取决于中国的变化,取决于美国的变化,也取决于欧洲的变化。美国现在已经成功的进行了页岩气革命,跨入了天然气时代。天然气增加的速度非常之快,远远超过想象。美国用天然气来替代石油,减少对外部石油的依赖。欧洲像波兰、德国也有非常规天然气,如果他们更多的使用这样的能源,会加速欧洲的天然气革命。中国可能面临的很大的问题就是转型也要增加气。一方面,我们有非常丰富的页岩气和煤层气资源,但由于这些年由于我们政策各方面的调整还不到位,制度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天然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气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要让企业更多的把资金投入到天然气,通过自身的天然气来替代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减少对煤炭的消耗,一方面可以实现改善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能源独立,靠自身的能源保障中国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国要在2012年要走出非常关键、非常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