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危机将回归经济基本面


  本周欧元区财长会议就希腊第二轮1300亿欧元救助达成一致,标志着欧债危机的解决进入一个转折点:从漫长的无结果的国家间讨论救助希腊破产、逼迫希腊意大利等国采取应对债务危机措施的集体谈判,终于进入到一个各国采取密集行动的阶段。

  现在可以开始预期,市场将从“欧债危机”的应对,逐渐转入到对“欧盟危机”的反应随动,即欧洲经济的基本面将成为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

  首先是,欧洲央行(ECB)下周将第二次提供低成本较长期资金,以鼓励欧洲银行业能够足额购买欧猪五国所发的新债,避免欧债再度造成广泛的危机影响。2月底到3月中意大利和希腊到期的609亿欧元债务,需要通过发新债来弥补政府支付能力的不足。希腊政府将在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的支持下发行300亿欧元的新债券以偿还到期债券及利息。意大利当然也是要进行偿还债务的相关操作。意大利未来数月将迎来大规模发债的艰难时期,据估计3、4月意大利需要出售450亿欧元的公债。

  为了纾解金融界的恐慌,欧洲央行(ECB)去年12月21日进行了首次较长期再融资操作,向银行业提供了近5,000亿欧元的现金。从结果来看,这确实明显缓解了欧洲银行界和市场的惊恐,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增加,股市大涨。香港恒生指数当天就上涨了300多点,走了上升通道延续至今。美股受此利好加上国内经济的有所好转,上行至2月中更是一举收复了08年后跌去的位置。

  那么欧洲央行即将进行的第二次注资操作,将继续缓解欧洲金融市场源于欧债到期的压力,资金的流动性也将继续增加。但是由于期间意大利和希腊发新债需要吸收大量资金,欧盟给出的政治压力,影响这些注资的流向第一阶段并非是实体经济,而仍然主要是投入舒缓债务危机的金融操作。

  上述分析引申出一个考量,这就是当包括希腊意大利在内的国家破产的危机有望缓和下来,下一阶段主导市场波动的直接因素,将开始从“欧债危机”转变为欧洲各国经济的基本面的状况。鉴于欧洲支柱的政治经济实体其实是欧盟,人们会更多的关注起“欧盟危机”来,即欧盟各国的基本经济状况将成为影响市场的第一因素了。

  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报告,将2012年欧元区GDP增长预测从0.5%下调至-0.3% 。而整体经济增长从预测0.6%下调至0%。报告对多数欧盟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测都作了下调。其中将德国下调至0.6%、意大利下调至-1.3%、西班牙下调至-1.3%、法国下调至0.4%。英国经济增长预测不变,为0.6%。将希腊经济增长预测从-6.8%上调至-4.4%。

  而这份报告中,欧盟委员会对2012年欧元区通胀的预期为2.1%,上一次预测为1.7%。

  就这份报告的经济预测进行延伸分析,欧盟经济前景在年内是再次有所衰退。但是从其对通胀的预测为有所上升看,欧盟委员会对资金的流动性增加的信心可能比对经济增长的信心要强一些。

  从关键的经济动能的表现看,欧洲经济今后两年的前景,仍然是比较暗淡的。

  首先是上述欧盟委员会对欧盟经济的预测,就宣布了今年欧洲经济是再度衰退。这种状态将制约世界市场的反弹。而明年的欧洲经济,从目前情况看还没有新的良好动力。

  而欧债危机主要国家的经济,则由于要实施欧盟规定的国内紧缩政策,将是陷入较长期的经济衰退。就希腊情况看,其国内紧缩政策包括2015年前公共部门裁员15万人,年内再次削减财政预算30亿欧元,最低工资水平降低22%,2020年前政府债务总量降至GDP的120%。这样的长期性紧缩政策,虽然能够避免金融信用的国家破产,但等于宣布了长期的经济低迷。意大利也有相似的情况。

  同时,影响欧盟国家经济复苏的深层因素却是积重难返。近十年来,欧猪五国的经济动能条件特别是竞争力优势都排位于世界上较低的位置。希腊、意大利、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的专利颁发率、开办企业成本、新开办企业率,都已经是长期居于西方世界的落后位置。这种情况就决定了欧猪五国的经济复苏将会是极为缓慢,长期拖累欧盟经济。

  这样,欧洲金融市场的气氛将逐渐从受“欧债危机”影响为第一位因素,变成受欧洲主要国家的实体经济因素影响与“欧债危机”并列。而当欧债危机没有恶化事件出现时,欧洲实体经济的影响就成为第一因素了。例如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德国IFO企业信心指数超预期,其中商业气候指数为连续第四个月上升。货币市场的反应是在数据公布后欧元立即上升到近期高位。

  以上分析表明,当着欧盟危机的关键因素中,欧盟各国的实体经济表现对市场的影响将逐渐上升,恶性欧债事件的出现几率降低,那么市场对于欧盟危机的反应随动也将回归经济表现的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