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途纯失去太子奶背后的商业逻辑(下)
福来品牌营销顾问机构董事长 娄向鹏
启示:真诚,做企业和资本的主人
1、做企业的心态要端正
做企业的,哪个没有雄心壮志。但是目标不是目的,更代替不了过程。李途纯要拿下“中国乳业品牌在美国上市第一家”的桂冠,还要誓死冲击世界500强,这些都不是错。但是如果总是嫌做市场太慢,想走个捷径,来它个虚做市场,实做资本,直奔主题,那是歧途。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一个人总嫌赚钱慢,思来想去,还是抢银行吧。如果做企业有这种心态,那么在表现形式上必然是虚张声势,虚报数、空手套、心口不一、口实不一。太子奶在规模上不顾企业实际地大举扩张,这种心态说到底,就是不实事求是,不真诚。
这就像一个人,为了显示强壮吃春药。企业的春药就是资本,强行扩大规模,越吃企业越虚,价值输出的能力就越疲弱。越吃距离目标越远,越吃心态就越变异。最后,企业败落,自己出局。
2、创业与做大不相同,价值与诚信是门槛
做企业和企业家需要价值观吗?是不是太虚了?错!观念决定行动。如果价值观有问题,你的手段方法都会扭曲。其结果就会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小企业成功靠精明,中等企业成功靠管理,大企业成功靠的是诚信。
李途纯传奇的“借条”创业成功了,但是代表不了未来。创业,是敢冒风险,是善抓机遇,是做长板,把长板加长。当企业做大了,就要追求规范,就要加强管理,就要少犯错误。要把一部分精力放在补短板上。显然,李途纯的太子奶还停留在始创阶段。这就是越大越乱、越大问题越多的深层次原因。
做企业再进一步,就要讲求求真、务实和诚信,为社会创造价值,造福人类,而赚钱只是顺带的结果。李途纯在这方面越做越退步了,对经销商催款不发货,对员工工资不能按时兑现,对投资方掩盖成本与收益实情。诚信,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不能辱没的门槛。企业越大,就越是要坚守这个原则,不坚守定会出问题,不知李途纯他的《中国最大民营企业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有没有写到这个问题。
马云说得好,你不管做任何事儿,脑子里不能有功利心。如果一个人脑子里想着人民币,眼睛看到的是美元,嘴巴吐出来的是英镑,那这样的人是永远不会真正地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这样的企业倒了也罢。
3、今天的市场业绩是做强做大的基础,是明天资本运作的前提
企业做大做强的根基到底是什么?归根到底旬市场业绩,雄心、资金和广告全是手段。
李途纯目标高远,“世界500强”、“企业航母”、“海外上市”这些字眼经常被他挂在嘴边,但是太子奶在市场目标上、在新品创新上、在营销管理上以及对消费者的把控上都落后于市场一流企业,在最应该做好的基础的事、眼前的事上却没有做好。
李途纯的资本运作似乎有些目的不纯,(本文不讨论这个问题)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他似乎在玩资本,忽视了资本也需要有扎根升值的土壤。
太子奶的市场根基非常不稳,赢利能力不强,在这个基础上搞资本运作,无异于沙滩上建高楼。
2008年,虽受达能强购事件的困扰,宗庆后领导下的娃哈哈销量持续增长,上半年销量增加40%以上,全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大关。
宗庆后说:“没有效益的品牌便没有任何价值”。从这一点看,太子奶资金短缺是表,市场赢利能力不足是本,李途纯求来的资金如同填入无底洞,杯水车薪。再后来,无论李途纯编织什么神话也不会有人相信了。这就是李途纯追逐资本为什么欲速不达原因!
4、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企业做大了,其实最大的对手是自己。李途纯、太子奶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归根到底,是做人和做企业最本源上最本真的方面发生了偏差,在创业成功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随着企业的成长而升级和升华。
也许李途纯最初的几把赌博成功给他埋下了祸根,于是在他的肌体里潜伏着这样一种“失败基因”,即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缺乏对市场价值和市场力量的敬畏,用一时的成功诠释一生的成功,想一生都用豪赌和运气打天下。所以,中国企业的持续成长,首先要看企业家本人是不是能够成长,是不是能够伪存真地超越自己、战胜自己,否则,打败自己不是别人,首先是自己。
做企业,自我滚动发展已嫌太慢,想超常规发展最缺的就是钱,于是,一些企业家直奔“主题”,不看兵法看“资本论”了,以至有人把资本运作作为做企业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的,在“玩”资本中迷失了自己,忽视了自己作为实体企业最根基最本真的东西,本末倒置的结果是,欲速不达,适得其反。有太子奶类似想法的企业在中国不是一个两个,让我们引以为戒。
附一:李途纯被拘大事记
2010年12月 李途纯代理律师王清辉透露,李途纯准备反诉高科奶业,透过太子奶开曼公司向湖南省高院正式起诉高科奶业,提出超过3.5亿赔偿要求。
2012年1月 李途纯案不起诉,重获自由。
附二:太子奶的兴衰
据公开资料,太子奶在中国乳酸菌饮料市场的占有率一度达到76.2%,是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
作为太子奶的创始人,李途纯的发迹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公开资料显示,1996年,在株洲,李途纯建立了太子牛奶厂。
2001年到2007年,太子奶的销售额从5000万元跃升到了30亿元,连续6年业绩翻番。
到了2008年,企业扩张引发资金链问题,太子奶全面出现经营危机,濒临破产。11月,李途纯输掉与高盛、摩根、英联三大投行的对赌协议,丧失企业控制权。
2009年初,株洲市政府介入,高科奶业租赁经营太子奶核心资产。此后,李途纯数次试图收回太子奶经营权,但未果。2010年7月,李途纯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当地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2011年9月,太子奶的破产重整方案通过,新华联控股与三元食品联合提供7.15亿元资金,偿还太子奶的所有对外债务,并获得重整后的太子奶100%股权及全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