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局应为投资者保驾护航


  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日前与北京市证监局在北京地区联合举办了一场北京地区普通投资者座谈会,这是投资者保护局在去年底成立后的首度亮相。投保局首度亮相,挑选了普通投资者,也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散户股民来召开座谈会,倾听他们的呼声,这显示了这个机构以投资者利益为重的态度,它也以这种姿态亮明了它在市场上的职责所在。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

  但是,听了投保局有关负责人的谈话后,却令我们感到有些失望。这位负责人表示,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深化改革的力度逐步加大,监管环境日趋改善和一系列监管举措相继推出,相信证券市场未来几年将会发生明显的转变,各位投资者对市场发展前景应该充满信心。负责人这种表示,有向投资者喊话,希望他们放心地进行投资活动的意思。

  目前的A股市场,由于行情长期低迷,不仅影响了投资者的参与热情,而且已经开始影响到了企业融资,不仅多个股票的IPO定价不再能够像以往那样不顾一切地定下畸高的发行价格,而且正在进行IPO的大盘股中国交建,不得不一再缩减筹资规模,许愿决不超募,融资的效益相比以往大打折扣。面对这种情况,管理部门开始在市场上频吹“暖风”,甚至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也在日前的一次公开讲话中称蓝筹股市盈率低,已显现出罕见的投资价值,言下之意就是投资者应该赶快买股票。监管部门这种站到市场前沿公开为市场喊话的态度,有些不是真的在为投资者着想,而是希望以此重新激活市场人气。

  投资者之所以远离股市,除了因为不堪承受过于密集的IPO对市场造成的压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量出现于市场的公司无视投资者的利益,欺瞒、造假习气很严重,同时也因为投资者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缺少与造假欺诈行为抗争的有效手段,只能任人宰割。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保护局的建立犹如雪中送炭,使无助的投资者看到了希望。很显然,对于投保局来说,当务之急是以自己对投资者利益的有力保护来取得投资者的信任,并且建立起在市场的威势地位。但是,当投保局鼓动投资者树立对市场的信心,要求投资者积极入市的时候,实际上它已经把自己混同于一个证券经营机构了,而投资者所期盼的利益保护这项功能,必然会有所弱化,建立这个投保局的意义也就削弱了一大半。实际上,投保局这样做也把自己置于市场风险的风口浪尖上,如果投资者因听了投保局的话入市而遭遇亏损,这个账又该如何算?

  当前,这个新建立的机构更要紧的抓几件大案要案,为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打开新的局面。最近,证监会连续公布了多起内幕交易大案,行为人受到了应有的严惩,但由此所造成的对投资者利益侵犯的赔偿却无从谈起。投资者保护局不妨以此为突破口,代表受损害的投资者向内幕交易者提出索赔主张,以此来塑造这个机构在投资者中的地位。当内幕交易者遭受灭顶之灾,投资者利益得到切实保护,那么,投资者的信心也会逐渐树立起来,他们也会有勇气积极地入市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