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钓鱼岛纷争的乱象分析


  一,钓鱼岛之争的由来。

  钓鱼岛之争的产生,就如同一个人走在路上,口袋里一张十元钱露出了半截,后面一个人眼疾手快,伸手拽了出来,前面的人发现了,说:别动,那是我的钱,后面的人说,谁说是你的阿,又没写你的名字,在我手里就是我的,然后两个人争执不休。

  由于清朝末年,中国国力衰弱,那时候亚洲国家的边界划分并不特别明确,钓鱼岛又远离大陆,日本趁机以钓鱼岛是无主之地的理由抢占了钓鱼岛,清政府由于刚打了败仗,无力抗议也不敢抗议,何况台湾都割让给了日本,就算说钓鱼岛属于台湾,那也还是要割让给日本的,所以抗议也没有意义。二战以后,虽然日本同意归还1895年后侵占的中国领土,可是由于国共内战,国家分裂,台湾在安全问题上对美日有所依赖,不敢抗议美日之间私相授受钓鱼岛的行为,大陆由于军事力量不足,也无法占领管理钓鱼岛地区。那时候台湾得到美国的支持,大陆的空军甚至无法跟台湾空军相抗衡,一直到2000年前后,大陆的空军才有能力到台湾海峡中线附近巡航。如果在五六十年代,海峡两岸还处在战争状态下,大陆派出海空军占领钓鱼岛,不用日本出手,台湾就会把他们灭了。所以钓鱼岛没有被及时收回,也是国共内战留下的一个后遗症,大陆占不了,台湾不敢占,日本就捡在手里了。

  在最近这一百多年里,中国不断地被人侵略,割让土地,所以对土地被人侵占格外敏感。而日本因为地少人多,资源匮乏,对侵占土地和资源又格外的用心执着。本来二战后日本的投降条件里,就有日本领土仅限于本土四岛的规定,可是现在,日本不仅又得到了琉球群岛,还跟俄罗斯要北方四岛,跟韩国要独岛,还实际占据了中国的钓鱼岛。这使得中日钓鱼岛之争变得异常尖锐,双方互不相让,无法妥协,否则继续搁置并没有什么不妥,好比南极洲一样,就放在那里好了。

  二,钓鱼岛之争的几种状态。

  钓鱼岛之争的发展有几种可能性:一个是全面战争,一个是局部战争,一个是贸易战争,一个是把钓鱼岛当作一种游戏来玩。

  如果中日爆发全面战争,双方都不会赢,赢的只能是别的国家。

  首先,中国有核武器,日本有大量的核材料和足够的核技术,如果全面战争爆发,战争的其中一方快要失败,他们一定不会心甘情愿的等死也不用核武器的。虽然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日本也有核武三原则,可真要是国家危在旦夕,任何一方都不会白痴的像宋襄公那样死守道义的。如果爆发核战争,谁又能赢呢?如果畏惧对方的核武器,又怎么可能赢呢?所以全面战争只会是互相消耗国家力量,不会有胜利者。

  其次,万一中日之间其中一方有可能获得全胜,美国和俄罗斯也不会傻瓜一样的站在一边看着你赢,他们一定会踩一脚进来,抢夺利益,限制胜利的一方获取利益。否则未来的东亚就会只有一个强国,这个国家会成为美国和俄罗斯的危险对手。如果胜利的一方不接受,美国和俄罗斯就会支持将要失败的一方,使他重新获得力量进行战争。所以即便其中一方能赢,也是只能赢取名誉,不会获得多少实际的利益。甲午战争后,日本从中国割占了台湾和辽东半岛,但是在俄罗斯和英国的威胁下,日本又把辽东半岛吐了出来,就是个例证;现在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在中国和中国的邻国之间挑起事端,也出于同样的想法。所以即便是中日双方的其中一方能赢,那也是在赔本赚吆喝,为他人做嫁衣裳。

  所以,中日之间基本不会爆发全面战争,除非其中的一方疯了。

  中日之间在钓鱼岛发生局部战争的可能性也不大。就算一方在局部战争中胜利了,实际控制了钓鱼岛地区,对方也不会予以承认,这样战胜的一方还是无法开发钓鱼岛地区的资源,因为对方随时会来骚扰、搞破坏,反正你也不敢进攻我本土区域。这样的局部战争只会带来敌人,不会有好处,所以会是双方都尽量避免的。日本也很明白这一点,所以尽管他们在实际控制着钓鱼岛,他们也只在钓鱼岛地区抓捕渔民,对于大陆和台湾的公务船他们会避免发生冲突。一旦公务船发生冲突,吃亏的一方就会下不来台,就会想要报复,就可能升级冲突成为局部战争。

  如果中日在钓鱼岛地区发生局部战争,那战争的目的应该不会是钓鱼岛本身,而会是别的目的。比如日本为了给自己进行核武装寻找借口;或者美国意图用局部战争的方式来压制中国的发展;或者中国觉得自己的军事力量已经能跟美国相抗衡,也许已经超越了美国,想找个地方检验一下,那可以在钓鱼岛挑起一场局部战争。

  发生全面贸易战争的可能性也不大。贸易是种互惠的行为,不论买卖,贸易的双方都能从贸易行为中获利。中日之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三千五百多亿美元,这为中日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这个利益远远大于钓鱼岛可能存在的经济利益,所以双方都不可能干这个“捡个芝麻丢西瓜”的事情。虽然目前日本跟中国的贸易中,日本有近五百亿的顺差,可是这个顺差应该不全是赚的中国人的钱,其中应该有一部分是经中国加工后再出口的,这一部分顺差也为中国带来了更多的出口机会,这些产品是我们无法抵制的。美国经常制裁别的国家,是因为被制裁的国家对美国无足轻重,制裁别人对他们自己几乎没有影响。

  现在中日之间互相需要,中国需要日本的技术,日本需要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相互合作既可以为本国人民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也有利于双方实现对其他地区的出口贸易,如果发生全面的贸易战争,结果只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想要获得可以对对方发动贸易战争的优势地位,中国需要尽快提高科技水平,日本需要寻找其他地方的廉价劳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也许其中一方会有部分优势,但是应该不会想要进行全面的贸易战争的,除非其中的一方基本不再需要对方了。如果要继续正常的贸易行为,势必不能为了钓鱼岛破坏两国的关系。

  因此钓鱼岛的争执在目前只能当作一个游戏来玩。双方以各自的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民众情绪互相试探,测试对方的应对能力。

  日本一再要求美国确认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因为美国的军事力量是公认的世界第一,日本用美国的承诺来告诉中国,钓鱼岛你别想跟我抢。军事方面中国只能采取守势,一再向美国申明,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侵犯了中国的利益,希望美国改变态度。

  经济方面,由于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依存度比中国对日本的经济依存度高,中国具有优势,在矛盾发生后,中国采取了经济方面的攻势,终止部分交流行为,对日本产品的进口采取了拖延报关的手段,让日本担心。日本只能不断的呼吁中国要冷静,要承担国际义务,要保护外来投资,避免外资因害怕中国的投资环境而离开。

  日本购买钓鱼岛的行为,无论是东京都也好,日本政府也好,要从私人手上购买钓鱼岛都不会不够钱的,他们呼吁日本国民捐钱支持购买,实际上就是在鼓动民众情绪,告诉他们钓鱼岛是我们的,为了国家我们要齐心协力。这种鼓动也为项目的策划者个人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在这个方面,中国处于被动状态,因为钓鱼岛在日本的实际管理之下,但是被动并不是劣势,所以在矛盾发生后,中国各地出现大量的反日游行示威,这些示威游行表明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人的想法基本也是一致的,除了台湾,那里民进党和他们的支持者并不怎么支持保钓。有了民意的支持,政府无论采取军事手段或经济手段,民众都会愿意为之付出代价,没有民意的支持,民众就反对政府采取的对抗行为,因为那可能给自己带来损失。

  三,向日本表达抗议的方式。

  游行示威是我们表达抗议日本侵占钓鱼岛的一种方式。示威游行中,适当的暴力行为也是必要的。2010年,日本扣押了一名中国渔船船长,准备审判他,中国随即抓捕了四名日本人,指控他们非法闯入军事禁区,最后日方只好把我们的船长放了。今年八月,香港十多名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被日本抓了,日本人把他们都铐上了手铐,这里关几个,那里关几个,虐待折磨他们,这一次我们借钓鱼岛矛盾的爆发,殴打了几个运气不好的日本人,也是对日本虐待我方保钓人士的回应。

  破坏日本产品也有必要。有些中国人是无知,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跟国家利益是相关的;有些中国人是自私,只在乎自己的喜欢,完全没有国家利益的概念。在中日冲突激烈的时候,他们还毫无感觉的购买使用日本产品,这些人在特定条件下很容易成为汉奸,因为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利益,也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没有民族大义。这些人不让他们付出一些代价他们不会醒晤,必要的破坏行为可以让他们知道,买日本货并不划算。

  不过,暴力行为也要有理性,不能太冲动,要能掌握分寸。毕竟现在中日之间还没有完全翻脸,没到彻底对抗的阶段,如果彻底决裂了,那就不用太克制。当年美日之间爆发战争,美国不也一样的驱逐日本人吗,驱逐不了的日本人把他们聚集到一个地方看管起来。暴力行为要有分寸,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毕竟我们还有法律制度。如果暴力行为过头,警察抓了你,好像打击了你的爱国热情,警察不抓你,似乎是在告诉世界,中国没有法制。如果因为破坏活动把自己送进监狱了,那就太不合算了。

  在目前的阶段,打人以让他们感到害怕,又不必住院为止,破坏日货以自己不会进监狱为止。在西安的反日游行中发生的的那个爆头行为就太过分了,可是在广东江门,有几个小偷砸了几十辆日系车,偷走了车中的财物,这个我就比较支持。为什么呢?因为对职业罪犯来说,进监狱是家常便饭,对这几个小偷来说,既然坐牢对他们不是很大的代价,那么他们砸日系车偷东西的行为,就是既实现个人的利益,也是有利于社会的利益,所以我支持这种行为。

  抵制日货也是我们表达抗议的重要方式。最年这一百多年来,日本一直在侵略或企图侵略中国,所有脑海里具有国家利益的概念的中国人,都应该有抵制日货的意识,尽量减少日本从跟中国的贸易中获得的利益,这样才能削弱日本的力量,减少被日本侵略的可能性。抵制日货的方式就是在自己的生活中不使用日本货,比如日本车,日本的化妆品,日本的服装,去日本旅游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日本产品,最多也就是给自己带来快乐,但是对国家的发展没有益处,却支持了日本经济。支持了日本的经济也就间接损害了我们的国家利益,给国家安全带来了危害。所以要尽量抵制日货。在工业领域,我们不必拒绝日货,因为好的工业产品也能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有利于我们发展经济。

  在中日关系比较友好的时候,偶尔买一点日货也就算了,毕竟日本也在购买我们的产品,那也是互利的。日本人也不是白痴,如果中国人什么东西都不买他的,他们也知道报复的。但是在发生冲突的时候,还继续支持日货的那些中国人,不是汉奸就是猪头了。这些人对日本抢夺钓鱼岛无动于衷,如果他们不是在东北生活的,也许日本再来抢夺东北,他们也还是无所谓。对这些在冲突的时候还去买日货的人,完全不用跟他们客气,也不用跟他们讲什么善良友好仁慈。

  四,钓鱼岛之争现在爆发的原因。

  钓鱼岛争端现在爆发,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美国为重返亚太使用的计谋;一个是受日本国内政治事态的影响。

  中国有句古话,“兄弟相争,御敌与阋墙之外”。这句话说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两个人之间,都会有合作的利益和竞争的利害存在。而国家之间也是如此。中国一直以来采取互利合作的方式跟其他国家来往,对于有冲突的地方,解决不了的就尽量搁置,不让争执影响双方的合作。

  随着中国的国力提升,美国感觉中国威胁了他的老大地位,采取了重返亚洲压制中国的国家政策。直接跟中国冲突他们自己也要付出代价,虽然他们有这个能力,但是他们不想完全由自己来承受这个代价,所以他们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计。借刀杀人计说的是“敌已明,友未定,借友杀敌”。美国已经把中国当作自己的威胁了,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中国,其他的国家跟美国和中国都有合作和竞争关系,中美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会支持谁并不确定,美国就向他们示好表示支持,同时强调他们和中国之间的竞争关系,让他们担心,进而要求处理跟中国之间的竞争利益,从而达到让他们跟中国敌对的目的。美国试图以此来打击中国。

  在使用这一计策的时候,美国跟非洲说:中国跟非洲的关系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跟印度说:中国能用战争解决跟印度的领土纠纷。跟俄罗斯说:中国移民可能会占领其远东地区。跟越南菲律宾说:你们有权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要求你们在南海的权益。跟日本说: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同时向这些国家和地区提供支持。然后转过脸来又跟中国说:美国欢迎中国的发展,我对你们之间的争执不持特定立场。美国的目的就是让这些国家有欲望也有底气跟中国叫板,同时又让中国觉得他们是自不量力的在挑衅自己,最终使得中国和这些国家形成敌对状态。

  从上述这一点来说,我们对日本的抗议活动要有理性,不能过头。抗议的目的是让日本回到承认钓鱼岛是有争议的领土的看法上,不是真的要跟日本翻脸成仇,那样就中了美国人的计策。要紧记,虽然我们是在跟日本争夺钓鱼岛,但是我们最危险的对手不是日本,而是美国。

  钓鱼岛之争爆发的第二个原因是受日本的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日本对北方四岛有领土要求,也对独岛有领土要求,可是这两个地方在俄罗斯

  和韩国的控制中,他们根本不理会日本对这两个地方的领土要求,灰头灰脸的日本只好想从钓鱼岛上来找面子。他们也说:钓鱼岛是日本的,中日之间完全不存在争议。同时,日本的政治人物也想利用民众的情绪获得支持。最终日本就走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如果他们首先承认中日之间存在着钓鱼岛争议,那他们说为了更好的管理,搞钓鱼岛的国有化,中国应该会接受的,最多也就口头抗议吧。毕竟我们目前的态度就是钓鱼岛存在争议。

  五,钓鱼岛之争对中国未来的影响。

  假如我们走在路上,遇到一个乞丐说:行行好,给点钱吧。如果我们愿意,可以给他几块钱。如果不方便,或者不想给,那就不给。无论选择哪一种,对自己的生活都不会有影响的。假如我们的好朋友说:哥们,最近我手头不方便,拿一百元给我用一下吧。如果我们手头方便,给他一百也没问题。如果不方便,那就让他找别人帮忙。怎么选择也都不会有大问题。可是如果一个人从我们身上抢走十块钱,还恶狠狠的说:这就是我的钱,谁说是你的钱啊?我们能给他抢吗?不可以!这样的人给他抢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最后身上所有的钱都会被他抢光的。

  钓鱼岛就相当于中国被日本抢去的这十块钱,所以我们一定要保住钓鱼岛。否则,钓鱼岛给日本抢到手了,下一步日本就会来抢台湾。日美安保条约有一个周边有事的条款,所谓的周边有事就是指的台湾。抢到了台湾,日本还不会停手的,日本和美国还在支持中国的其他分离势力,如果中国无力保护自己,就会被他们一步一步的继续蚕食。所以,钓鱼岛之争的结果也代表了中国是在变得强大还是在走向衰落。

  六,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中国目前肯定不愿意因为钓鱼岛跟日本发起战争,也不会发动贸易战争,日本同样也不会愿意,因为这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如果冲突继续升级,那一定是美国的原因。目前让日本收回钓鱼岛不存在争议的言论,或是让他们取消钓鱼岛国有化,都是不可能的,日本政府丢不起这么大的脸。中国也不可能对日本的这种行为无动于衷,因为那表示默认钓鱼岛属于日本。所以中国一方面宣布拥有钓鱼岛主权,一方面以海监船和渔政船对钓鱼岛海域进行常态巡逻,以表示中国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如果日本接受这一点,等于事实上双方又都回到了承认钓鱼岛存在争议的状态。中日还可以继续进行友好合作。

  要彻底解决钓鱼岛争端,目前只能通过谈判,谈判的结果只能是资源分享,主权搁置或各自主张。如果留到将来处理,那时候中日之间实力相差不多的话,还是只有这个结果。如果实力相差悬殊,那实力强的一方有可能完全得到钓鱼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