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的身子,“地摊”的命


  14年前,广州市花园酒店与白云酒店之间规划为城市广场,环市中路沉到地下穿过。14年来,该规划一直在“研究”,从未见动工。终于听说明年就要开工,但是广场消失,化作地下商场和停车场。

  参与过当年规划的袁奇峰教授透露,原规划方案已有配套经费,五号线地铁站修建时挖好了汽车隧道,就差两边坡道待修,不需要重新开挖路面,花不了几个钱。现方案中的地下商场利用了当年留下的汽车隧道,有关部门多年“研究”,原来是潜心修炼炼金术,无价路面价飙升为寸土寸金的摊位,等待时机以迅雷不及掩目盗铃之势出招。

  这招炼金术没有多少智慧含量,靠的是势大心黑脸皮厚,有人说是商业的胜利,其实是商业精神惨败。王健林跟马云正在隔空叫阵,他说中国4800多家电商,只有马云一家电商在挣钱,很难说电商模式先进。他还说:“电商再厉害,但像洗澡、捏脚、掏耳朵这些业务,电商是取代不了的。我跟马云先生赌一把:2020年,也就是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占50%,我给他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

  幸好赌局是个玩笑,否则王健林恐怕要输,服务行业营业场所必不可少,交易却可以网上完成。此番话说明王健林要么对电商模式了解不深,要么面对越来越犹疑的产权商铺投资者,强颜欢笑。其他城市的产权商铺不清楚,反正广州的产权商铺多了一重威胁,那些公共财政负担了建设成本的地下商城,连洗澡、捏脚、掏耳朵这些业务都可以取而代之,产权商铺逃无可逃,加上停车便利和地铁人流定向引向地下商城,今后别说一铺养三代,指望商铺为自己养老都恐怕落空。

  与民争利,扰乱商业地产市场,套上这些大帽子在当下只会流于空谈。市民要体贴广州市财政,地铁建设开销很大,需要开源节流。不过开源也要有节制,否则适得其反。如果失去制约地开源,地铁司机开卖车厢流动贩卖许可证,来钱又快又省事,相对于他们的工资,那会是一笔无法抗拒的收入,但是相对于市政府在地铁建设当中所花的大钱,那又是一笔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的收入,市政府不会允许地铁自毁形象。那么城市广场被掉包,得来的何尝不是小钱呢?市政府正准备投资几十亿兴建横穿白云山的隧道,可见城建并不缺钱。再说地下商城的铺租收入能够回流到市财政的大帐中,接受预算监督吗?

  拿公众利益换部门利益,视规划如儿戏,这城市生活怎么能美好?看看广州旧城区,只是建筑旧了点,骑楼整齐划一,学校医院林立,虽说道路窄了点,但路面没有宽窄不一,很少断头路,留出绿地一点不含糊,居家出行生活便利。那时候也不是什么民主社会,不但国民党长期执政,而且政局动荡不安,能把老广州建得像模像样,只不过有人站在全局的立场做主,不像现在被部门利益肢解得支离破碎。即使不考虑服务公众,市政府也应该在机制上做好通盘安排:收支分离,营建分离,主辅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