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革命≠美国能源独立


  美国页岩气只是在本土闹革命,也只是弥补本土天然气供应不足。媒体说,美国页岩气开发将改变世界油气地缘政治格局,言过其实了;但是美国是能源进口大国,“能源独立”政策将缩减对国外能源的依赖,将会变动能源地缘格局,使全球能源贸易发生变化,这是值得注意的。

  本博客回答您,美国能源独立的内容是什么?页岩气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唯一的内容。

  能源独立(Energy Independence)是北美国家(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提出的既定目标。意在增加本土能源供给和减少石油进口,优先是减少从中东的石油进口。

  能源独立这一话题,几十年前美国就已经提出来了。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1913~1994年)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1973年和1978年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令美国政府意识到过度依赖进口原油的危险。尼克松于1973年承诺要实现能源独立以来,历届美国总统都会把这个目标挂在嘴边。此后,福特、卡特、老布什等多任总统均提出能源独立的具体目标。奥巴马政府发布《未来能源安全蓝图》。这份报告全面勾画了美国未来的国家能源政策,提出了确保美国未来能源供应和安全的三大战略,对全球能源市场和能源行业以及各国能源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美国能源情报署《Annual Energy Outlook 2011》报告,可以看到美国“能源独立”采取了什么措施。

  从美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可以看出,其中原油对能源独立的影响最大,除了常规原油的开采以外,还包括页岩油和致密油的开采、生物质制液体燃料、合成气制液体燃料和煤制液体燃料。其次才是天然气,当然,其中页岩气也很重要。

  



  从这张液体燃料来源图可以看出,原油(包括页岩油、致密油等)和天然气凝液变化不大,但是生物燃料和xTL(指BTL(生物质制液体燃料)、GTL(合成气制液体燃料)和CTL(煤制液体燃料)的总称)进展很快。



  从这张天然气来源图可以看出,最大的特点是保持或稍微减少,但页岩气和致密砂岩气进展很快,特别是页岩气产量发展快速。

  除了在液态燃料和天然气方面,美国在再生能源发电领域也在强劲进军。中国依靠水力发电抢占了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的第一,那是地理环境赐予我国的优越条件,可是在风电场、生物质、太阳能和地热能等方面,中国远不如美国。当然,就目前美国的能源结构来看,再生能源的比重还很小,但是发展趋势。



  因此,您可以看出,页岩气不是美国能源独立的全部,也就是说,我国追求能源独立也不能只顾页岩气开发。2030年美国石油需求量将会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水平以下,主要归功于页岩油生产以及乙醇汽油对原油进口的替代。

  就2010年而论,美国能源自给率只有71%,而中国为91%,远高于美国。根据目前的2030年预测,美国将会减少原油进口,可是我国国内能源需求增长超过国内能源供应量的增加,中国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将快速增加。石油仍是中国能源进口的主导性燃料,天然气进口也将增加16倍。我国还会成为主要的煤炭进口国。这个预测不得不引起我国的重视。

  能源展望只是根据目前的资料来测算的,实际上同天气预报一样,今明天是准确的,后天就差多了,这不能够怪气象局。美国的工程师、能源专家和经济学家真不是白吃干饭的,对“能源独立”动了许多脑筋,真值得学习。

  本博客只是告诉您,不要把目前火热的页岩气革命,视为就是能源独立的。另外,请您打开美国能源情报署网站,该网站从来不用“Shale Gas Revolution(页岩气革命)”一词,只谈页岩气储量、产量及重要性。“页岩气革命”一词只供中外媒体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