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报业市场运行机制”一直是报业人士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中国报业在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加速市场化进程之后,当前已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停滞期”。报业不仅面临着来自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挑战,而且报纸产业自身也存在着运行体制障碍、市场结构失衡、盈利模式单一等诸多“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入探讨报业市场运行机制的问题,既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又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本书以中国报业市场运行机制为研究主线,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运用市场经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理论,从报纸的二重性特征入手,探讨了中国报业引入市场运行机制的内在动因;从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方面探讨并提出了构建中国报业运行机制体系的框架;同时,在分析国外报业市场运行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报业的产业政策,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规范报业的运行,提供了具有理论指导性的建议。
阅读本书,我感到有三个亮点。第一,本书在对报业属性进行分析时,进一步拓展了报业具有多方面的二重性特征,揭示出报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殊性,而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性,才导致了报业运行与其他产业的不同。比如,报业二重性中的公共品属性,决定了报业的运行需要政府介入;而其私人品属性决定了报业的运行需要市场介入。但政府介入会出现无效率,市场介入也会失灵,任何单一的运行都会出现不足,关键在于怎样“介入”。政府的介入,包括政府供给和政府政策,现在更多的是产业政策;而市场的介入,更多的是引入市场运行机制,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第二,运用市场机制理论分析报业运行机制,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显得不足,本书在这方面有了明显加强,应当看作是对以往研究成果“缺陷”的一种“弥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第三,对于如何构建报业市场运行机制的框架,本书不是孤立的、分散的而是系统的、有机的从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方面加以分析,展开论述。相信读过本书的报业和新闻界人士,都会从中得到不少启发和新的思路。
本书的选题,涉及经济学和新闻学等学科领域,这种交叉问题的研究,一方面拓展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也拓宽了报业产业的研究视野,可见其难度之大。谢蓬勃同志在报业工作了11年,了解报业的具体运作,有着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从业经历;在攻读产业经济学博士期间,又得到了名师的指导和严格的学术训练。因此,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经济学的眼光审视报业的运行,其研究成果无疑有着扎实的基础,研究价值是值得肯定的,也是研究报业发展的又一佳作。就他本人而言,是勤奋努力、刻苦钻研的结果,我向他表示祝贺。
是为序。(二○○七年六月廿日)
*《中国报业市场运行机制研究》,谢蓬勃著,华文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