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诅咒黑暗 不如点亮蜡烛——大学生就业难系列谈之八


据报道,2013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是700万人,比2012年还要多出十几万人呢,就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就业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如何让就业难的状况得以改变呢?真实的情况不是绝对的供大于求了,这一点大家必须坚信,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还是很多的,关键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就业心态。如果眼光只是盯在少数所谓稳定、光鲜的岗位上,就业难的状况就会永远持续,纠结与失落就会永远与你相伴。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些年轻人不是因为自己的勤奋、努力和优秀,仅仅是因为有个好爸爸,或是家里有很多左右逢源的社会关系,就可以得到一份不错的职业。这种现象并非个别,也的确不公平,很多人因此就愤愤不平,利用各种机会与可能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慨。这种情绪自然会影响到求职过程中应该具有的平和心态。必须承认,我们目前的社会的确有很多的不公平,很多社会现象的确使人气愤,但抱怨是有效的解决问题方式吗?谁都知道,这种消极的情绪没有任何意义,实际上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这里和年轻朋友们分享一句很有深意的话:“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这里所说的黑暗,其实是泛指各种社会阴暗、丑陋、不公平,以及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困难、不如意等。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简单朴实的道理,在面对各种困难和不如意的时候,如果仅仅是一味地抱怨,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这样的行为不可能带来任何改变,反而会让自己的心情更糟,会导致自己处于更加难堪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选择当然是停止抱怨和诅咒,而是以自己积极的行动,来身体力行地改变现状。
一个人的能力尽管有限,但哪怕只是点亮一支蜡烛,也会为这个世界最终驱除黑暗、增添光明加入一些正能量。这样的选择,无论是对社会、对集体,还是对个人、对自己,都是真正具有价值的。一支蜡烛的光亮虽然微弱,但它至少可以照亮一个人的内心,照亮意味着对明天重新燃起希望,意味着心态的改变,可以更加积极努力地坦然面对现实,不再抱怨,不在做那些没有意义的、消极的事情。乐观地面对现实,哪怕很困难,也能够理性地知道,这其实是成长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从而以达观地心态去领略和欣赏乃至享受成长的过程。等到你度过了这个困难期,步入了职业成长的坦途时,你一定会体会到今天的成长其实就是建立在以往迷茫和困难的基础之上的,深感它的来之不易而倍感珍惜。
当然,点亮的含义不仅是照亮个人的内心,还可以影响到其他人,倘若有更多的人都能活在当下,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开始,积极地从改变自己、改变周边的环境做起,那么,最终驱除黑暗就不再是不可能的了。具体到如何面对就业挑战的问题上,这句格言给我们的正确指向就是:坦然地面对现实,甚至可以庆幸自己没有外力可以依赖,因为即便自己可能因此而更辛苦,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你也因此得到了比旁人更多的历练和成长。没有安稳的工作,暂时的从业状况不风光,甚至在人前感到有些许的猥琐。从成长的角度上说,这也是一种历炼,为了以后更有希望的职业前景,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在没有外力借助的前提下,切忌浮躁,和学习与成长相比,暂时的安稳和舒适都是可以放弃的。相比而言,艰苦环境的历练,基层工作的经历则更为宝贵。因此应该尽量放平心态,降低对物资待遇的心理期望值,为自己今后的职业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才是最为重要的。每个人都希望成功,如果将成功理解成驱除黑暗之后的光明前景的话,就是要让自己的心踏实下来。从学习技能、积累经验这样一些平凡的点亮蜡烛的小事情做起,这样的过程积聚下来,必然会使到达光明彼岸的辉煌时刻成为必然。而这里所说的辉煌,并非是别人眼中表面和形式上的荣华富贵,而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充实、自信、快乐、幸福的自我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