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湖南经济影响的初步分析
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从7月21日起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小幅升值,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结合湖南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一、人民币升值的缘由及走向
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1997年以前,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海内外对人民币的信心不断增强。但此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防止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轮番贬值使危机深化,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减弱,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创造了条件。近两年来,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国际上持续对中国施加压力,这一情况令中国在选择汇率调整的时机上左右为难。如果中国政府顺应调整人民币币值,则正中国际投机资本下怀,但如果不调,则越发加大中国进行金融调控的难度。加上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持续扩大,加剧了国际收支失衡。
1996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1050.49亿美元;到2004年底,外汇储备已达到6099.32亿美元;200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7110亿美元。持续增高的外汇储备,对当前金融调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外汇巨额占款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约1400亿美元的国际游资更是给中国经济带来较大的变数。2004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约70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0多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顺差近39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285.63亿美元,近年来,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持续扩大,加剧国际收支失衡,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此外,人民币小幅升值选择的时机已经成熟。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运行平稳,近期美元的持续走强,相对减轻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部分投机资本开始撤出,而且自5月份以来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对人民币汇率调整的预言落空,也渐使人们对这一话题有所遗忘。就国内来说,中国经济当前正处于一个比较关键的敏感时期,社会上普遍将注意力转移到中国经济的下一步走势上,对人民币汇率改革关注度不高。在这个背景下,进行人民币升值,时机恰到好处。
由于汇率调整往往波及面更广,下一步我国人民币汇率将基本稳定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继续小幅升值的可能性很大。
二、人民币升值对湖南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湖南进出口的影响
总的来说,人民币升值,对进口是有利的,对出口是不利的。就湖南省出口来说,由于进出口额不大,出口商品主要以农产品和资源性产品为主。2004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4.3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30.98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比重为0.47%和0.52%。出口商品中,主要以机电产品、化工产品、未锻造锰、农产品、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陶瓷、烟花爆竹、钢材、未锻造的银等十类商品为主,其出口额过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0.60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6.07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9%和19.6%。而进口产品中,也是以初级产品、资源性矿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为主。其中铁矿砂及精矿进口 4.33亿美元,大豆进口1.1亿美元;工业制成品进口总额 14.8亿美元。因此,人民币升值2%,短期来说,对湖南省进出口规模的影响有限,但是某些产品的竞争力由于人民币升值而略有降低,对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企业可能造成冲击。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远低于别国同类产品价格。人民币一旦升值,为维持同样的人民币价格底线,用外币表示的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将有所提高,这会削弱其价格竞争力;而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则势必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不能不对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产生冲击。长期来说,有助于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湖南省出口商口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同时为优化湖南省进口结构,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加快湖南省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创造条件。
(二)人民币升值对外汇储备和外债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缩水的威胁。人民币升值2%,则我国的外汇储备便缩水2%,约14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将不见踪影。当然,我们以美元结算的对外欠款也将缩小,有利于提高我国偿付外资的能力。截至2005年3月末,中国外债余额2334.09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255.33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为1078.76亿美元。中国地方政府负债总额逾4000亿元人民币。
三、人民币升值对湖南不同行业影响的比较分析
(一)从生产方面看,人民币升值将对进口比重高、外债规模大、或拥有高流动性或巨额人民币资产的行业是长期利好;而对出口行业、外币资产高或产品国际定价的行业冲击较大;其他则影响较小。
1、农产品方面。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将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降低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优势,上半年湖南省农产品出口1.32亿美元,占出口总量的7.3%,而这一比重不大的数据后面对应的是相当数量的农副产品出口加工企业,对于企业规模较大,产品独特、质量、信誉俱佳,靠品质取胜的出口企业而言,在短期内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产品销量将可能出现下滑。但从长期效果来看,此次升值也正是驱使这部分优势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的良机;对于部分完全依靠低价吸引客户、产品同质性很强的出口企业而言,也许将面临生存危机的考验。另一方面,农产品进口价格将有所降低,对于使用进口农产品为原料比重较高的工业企业而言,其生产成本将明显下降,企业效益水平将有所提高。
2、工业品方面。面对此次升值,产品出口企业和原材料、配件进口企业在成本与收益上将出现分化。一方面,湖南省工业品出口以钢材、资源性初级产品、纺织服装产品、陶瓷和烟花炮竹产品为主体。上半年,湖南省钢材出口2.58亿元,同比猛增1.9倍,占出口总值的14.2%;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1.18亿美元、服装出口8949万美元,分别占6.5%和5 %;未锻造的锰出口1.51亿美元、未锻造的锌出口2956万美元、家用陶瓷出口6981万美元,分别占出口额的8.3%、1.7%和3.9%。出口产品结构基本呈低端化特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主要依靠价格优势占领国际市场,人民币升值将使相当数量的工业品出口企业减弱或丧失价格竞争优势,加之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使企业的出口形势将更加严峻。在外销受阻的情况下,更多的工业产品将转向国内、省内市场销售,对于原已供大于求的产品和行业来说,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过度竞争态势将逼迫部分小型、劣势企业退出市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将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引导下顺势展开。另一方面,对于以进口工业产品为原材料,或使用进口设备、配件、辅料的电力、炼油、造纸、工程机械等行业的企业而言,人民币的升值将是一个利好的消息,由于进口产品价格的降低,直接减少了企业的采购成本,企业的盈利空间将会有所扩大。对进口原材料依赖较大的行业将受益较多,如炼油企业的原油购进成本将减少,化纤行业的直接成本将下降。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进口产品价格的下调,将带动国内市场价格的下行,对湖南省产能较大的钢铁、有色、石化、纺织等行业的后续影响值得关注。
一是有色金属业。人民币升值首先造成的将是国内金属产品价格的下跌。而对于国内供应缺口较大的金属品种如氧化铝、镍等,人民币升值影响幅度相对较小。对于湖南省出口比例较大的铅、锌、银等产品,则短期内可能价格冲击较大。
二是钢铁行业。人民币升值对钢铁行业的最大利益在于降低钢铁行业的采购成本;人民币升值对钢铁行业的负面影响主要是有可能加大钢材的进口量,同时减少出口量。但这种负面影响是中长期的,目前国内钢材需求仍然旺盛,出口量比重很小。就产品结构而言,出口的主要是附加值较低的线材及普板等产品,进口产品则以国内无法生产或者是产能不足的高附加值产品,包括汽车用薄板、船用中厚板等。
三是石化行业。目前我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进一步上升,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原油进口成本。
四是纺织行业。人民币升值对纺织行业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据研究,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2%-6%。如果人民币升值5%-10%,行业利润率下降10%-60%。特别是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受损较大。就湖南省的情况看,今年上半年,包括纺织纱线制品及服装在内的纺织品出口额达20732万美元,已占到全省出口总量的11.5%,因此,由人民币升值造成的纺织品出口的下降将直接影响全省的外贸出口总量,从而对全省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3、服务业方面。突出表现在人民币升值对旅游业的影响上。第一,对出境旅游的影响。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使境内居民出境旅游变得更加便宜,出境游团费会降低,旅游者在国外购物等其他活动的费用也会比现在低。因此,出境游尤其是欧洲游可能会有明显增长,旅游外汇支出增加。第二,对入境旅游的影响。人民币升值会直接影响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数量,人民币升值使外国游客入境旅游变得相对昂贵,外国旅游者减少,将给旅游外汇收入的增长带来较大的冲击。2004年湖南省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13亿美元,以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折合成人民币为25.91亿元,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后,汇率变为1美元:8.11元人民币,那么原有的3.13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后为25.38亿元,汇率变化后,旅游外汇收入减少0.53亿元人民币。
(二)从投资方面看,人民币升值对投资的影响主要可从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和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来看。
就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看,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资本成本提高,从而减低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导致外商减少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从湖南省的情况看,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中,外商直接投资只有24.33亿元,仅占全部资金来源的2.3%,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外商投资的减少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短期内不是很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今年湖南省利用外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省新签订合同外资15.84亿美元,增长39.9%,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若因人民币升值造成外商投资大幅减少,则对湖南省招商引资的影响不可小视。
就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看,汇率变动对房地产业的影响较为复杂。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进而带动国内一般消费品价格的走低,多余的购买力将大量进入资产领域,其中房地产将成为货币进入的主要方面。人民币升值后房地产价格(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高档楼盘)可能会继续上涨,但上涨的幅度将受到预期及各种政策因素的影响。从湖南省的情况看,今年二季度长沙房价已突破3000元,在国内楼市的不景气当中,长沙房价不降反升。同时,受各种主动式和被动式住房需求的推动,湖南省房价将有一定程度上涨。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房价升值趋势将进一步推动湖南省房产价格的上升,从而带动全省房地产投资的增加。
(三)从消费方面看,人民币升值对湖南省消费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人民币升值导致居民财富以美元计价的增长,提升消费信心,这将对湖南省居民出国消费产生明显刺激,扩大消费需求。其次,人民币升值导致进口价格下降,扩大了湖南省居民对国外产品的需求,如国外的汽车、电子通讯产品、粮食油料等,甚至一些国外的价格昂贵的产品也会在湖南省找到市场。第三,某些依赖进口加工的产品成本和价格都将出现下降,也将促进这一类产品的消费。
当前,随着对外开放日益深入,湖南省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已经深深地嵌入国际经济体系之中,并越来越受到全球市场的影响和制约。经济管理,应据此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灵活反应机制,积极面对市场。(曾斌求 彭积龙 周曙东 殷智敏 朱继无 刘雁 写于200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