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我读“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后的想法》一文中曾说到:“公司想要拥有更多的技术人才和更优秀的技术人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套管理模式必须具有最迅捷吸引人才的方式;让员工享受工作,享受生活的唯一性等这些特点才能实现在上述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这里说的公司是指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营销体系,拥有完整的营销机构的公司。但是我接着阅读斯隆的《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一文时,在“组织的概念”这部分斯隆说:“1920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改组成了通用汽车迫在眉睫的任务。当时,公司面临着外部经济衰退和内部管理危机并存的困境。”导致“汽车市场几乎完全消失”,“收入寥寥无几”,公司“负担着大量的库存,而且缺乏现金”。他的解决方法是:“先选出一位新总裁来接替杜兰特先生的位置”,并说新总裁“杜邦先生对汽车业务的了解不是很深入”,但却是一位“坡具建设性的总经理”,能“带领大家重建对未来的信心”。并组建了一个“拨款委员会”,斯隆任主席。
关于“选出一位新总裁来接替杜兰特先生的位置”这一点在这里我不做论述,因为我在《我读“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后的想法》一文中已经对杜兰特的“才能“做了论述。虽然斯隆在后面的章节中做了补充,比如,构建市场预测系统以提高库存利用率,提出投资回报率用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但是这一切对“汽车市场几乎完全消失”,“收入寥寥无几”却没有丝毫的帮助,只能提高公司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构建市场预测系统真的能提高库存利用率吗?
在“财务控制的发展”这部分斯隆说:“20世纪20年代早期,在委员会协调得到发展的同时,还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的协调,即财务控制。我认为,通用汽车的进步主要应该归因于公司在这一管理领域及在组织和产品政策等方面的进展。”他认为“财务不可能在真空中存在,它必须和运营结合起来。”通用汽车开始发展新的财务协调和控制的方法是为了解决“拨款超限,库存失控,现金短缺”这三个紧急问题。采取的方法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公司如何消除各事业部的过度的自由-----这种自由威胁了公司的生存,并建立起相应的控制机制的。”这部分采用“集权的疗法”。“第二部分则是通过发展财务工具,使得我们可以在分权管理的同时实现协调控制。”“集权的疗法”是指建立拨款委员会和库存委员会,将各事业部总经理的权限划拨到这两个委员会,拨款委员会采用制定“拨款手册”,“各事业部每月要向拨款委员会就在建项目提供报告”,“在批准之前,必须从公司和事业部的角度出发对每项拨款请求进行考虑和分析。资金支出及批准情况得到准确的记录,整个公司范围内的拨款请求都得到统一的处理。”由于得到了“准确而有序的信息”,从而解决了“拨款超限”这个问题。“由于各事业部经理们无约束的采购原材料和半成品,到了1920年10月,公司总库存已经达到了20900万美元,远远超出了当时各工厂的生产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库存委员会的解决办法是:首先“停止采购”,然后“将对后四个月的销售情况进行估计,并估计为了满足这些预测销售量所需的物料和付款计划。库存委员会将仔细审查这些计划,并与该事业部的总经理共同讨论。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库存委员会就会向该事业部发放该月生产所需的物料。”并称这种方法“降低了库存,节约了现金”。解决“现金短缺”用的方法是:“通过设立一个统一现金控制系统彻底改变了这种情况。”具体做法是:“以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的名义在美国大约100家银行中设立了储蓄账户,所有的收益都必须存入这些账户。所有的提款都必须接受总部财务部门的管理,各事业部无法控制这些账户之间的现金转移。”然后“将公司每天的现金实际使用情况同销售计划,工资册,物料付款清单和其他内容的预测数据进行比较,如果二者发生偏离,我们就会试图找出偏离的原因,并在适当的运营层面采取相应的修正措施。”
首先我想说的是“拨款超限,库存失控,现金短缺”与“汽车市场几乎完全消失”,“收入寥寥无几”应该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导致“汽车市场几乎完全消失”,“收入寥寥无几”的原因很可能是现有的市场被竞争对手占领,也可能是由于社会环境等原因导致整个市场缩小。如果当时通用汽车的市场几乎完全消失是由于后面这种原因,由于美国发生通货膨胀导致消费者再无力购买汽车,这时应该做的事是缩小投资规模,以求用紧缩的投资规模来应对市场的风险。所以这时不应该是象斯隆说的那样去寻找解决“拨款超限,库存失控,现金短缺”问题的方法。因为既然已经减少了投资,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当急速发展时感到力不从心时才会考虑到的问题。而要想抢占回被竞争对手占据的市场,我们最直观的反应应该是先从产品上找原因,而不是为了害怕赶不上消费者的需求去急速的扩大产品生产的规模。好吧,就算我上述的所有理由都不正确,有可能是由于当时通用汽车是为了更快的占领整个美国市场,以挽回在局部市场上的损失。我们来看看斯隆在解决“拨款超限,库存失控,现金短缺”的问题上所做的努力到底对公司的发展有什么好处?公司最后能够得到什么。
斯隆在解决“拨款超限”这个问题时采用的方法是建立拨款委员会用来收回分散在各个事业部自主请求拨款的权力,并建立拨款委员会的审核程序与方法,如制定“拨款手册” ,“各事业部每月要向拨款委员会就在建项目提供报告”,“在批准之前,必须从公司和事业部的角度出发对每项拨款请求进行考虑和分析。资金支出及批准情况得到准确的记录,整个公司范围内的拨款请求都得到统一的处理。”他认为这样能够得到得到“准确而有序的信息”。关于“有序”这个问题在这里不讨论,因为最后拨款委员会没成立多久就解散了,权力又重新回到了各个事业部(详见《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这里我主要论述是否“准确”。拨款委员会理念的核心是“必须满足四项原则,分别是:a.项目是否合乎逻辑?或者值得风险投资?b.项目在技术方面是否已经有了适当的进展?c.考虑到公司整体的利益,项目是否合适?d.和其他待考虑的项目相比,该项目是否具有相对价值?”项目应该符合怎样的逻辑?怎样才算项目在技术方面有了适当的进展?判断项目符合公司整体利益的依据是什么?怎样的项目才算具有相对的价值?这些问题斯隆在《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里都没有交待,所以无法判断斯隆在解决“拨款超限”这个问题时是否做到了实处。不过斯隆在解决“库存失控”这个问题时在“库存控制”这部分解决办法是:首先“停止采购”,然后“将对后四个月的销售情况进行估计,并估计为了满足这些预测销售量所需的物料和付款计划。库存委员会将仔细审查这些计划,并与该事业部的总经理共同讨论。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库存委员会就会向该事业部发放该月生产所需的物料。”并称这种方法“降低了库存,节约了现金”。但是这里提到的“将对后四个月的销售情况进行估计”,怎样进行估计?估计的依据是什么时,斯隆说“我们知道如果能够得到实际销售情况的保证,我们可以很快提高库存的水平。”这时他又否定了前文所说的建立库存委员会的方案,认为“库存和合同量涉及了运营资金的需求问题,库存控制中必须要能够反映财务委员会的声音。”认为库存委员会不仅造成了权力的重叠,还不便于反映财务委员会的声音。所以“库存委员会解散了,库存管理的权力又回到事业部的手中。”,“控制的手段变成了各部门对未来4个月预期业务量的预测,并汇总到时任运营副总裁的我这里。”,“我的任务就是评估并批准这些预测”。由于上述预测中没有已完成产品的库存,因此只好“扩大了前面提及的四个月预测的范围”。但是没有说评估的依据是什么。“为了尽量保证预测的准确性,我们将这个责任直接交给了各事业部的总经理,因为他们距离消费者更近,更了解销售趋势。”。总经理们的确距离消费者更近,但是总经理毕竟不是消费者,所以也不能说更了解销售趋势,但是如果是和斯隆比,也能说更近。这点在斯隆后面的章节中也得到了证明。“我要求他们以悲观,保守和乐观三种方式对来年的销售量,收入和资金需求进行预测。”,但是这些报告“并不是很准确”,“以至于我们的一些汽车事业部-----尤其是雪弗莱-----因为无法提供足够的汽车而流失了不少潜在的客户。”。
斯隆总结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根据最终客户的销售情况来指导生产计划。”它表面看起来很有道理,因为斯隆用凯迪拉克做了例子。但是根据最终客户的销售情况真的能用来指导生产计划吗?我们都知道,影响最终客户的销售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广告的投放能够影响最终客户的销售情况;人们的口碑宣传能够影响最终客户的销售情况;生产环节出现失误也能够影响最终客户的销售情况;而得到政府的表扬还能够影响最终客户的销售情况。并且能够影响最终客户的销售情况的原因并不止是我说的这些,所以仅仅只根据最终客户的销售情况来指导生产计划显然是错误的。斯隆在评估各部门对未来4个月预期业务量的预测时没有依据,那我们应该依据些什么。我们应该依据的是经过市场调研得到的数字。这显然与斯隆依据的人群截然不同。斯隆依据的是各部门对未来4个月预期业务量的预测,而各部门不是消费者本身,所以他们无法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能够做决定的只有也只能有消费者自身。斯隆由于脱离了消费者,他的管理理念都来自于他自身,还有来自于自己公司人员的讨论(详见《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所以他的管理理念就会给人“空中楼阁”的感觉,斯隆知道无论是解决“拨款超限”,还是“库存失控”,都需要有“准确”的信息,但是由于他的个人经历,所以他永远也不会明白“准确”的信息是来自于哪里。至于怎样才能拥有完善的营销体系,完整的营销机构大家可以参阅我写的《蓝光桶装水2004年度营销计划书(提案)》。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不要盲目的崇拜所谓的“权威”(我在百度知道看到有人索要通用汽车的价格ppt),而是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看看他的观点来源是什么,有什么依据等。另外我不知道通用汽车目前还有没有在继续使用斯隆的管理方法,因此写作的目的还为了避免通用汽车误入歧途,将销售的目标是谁忘掉,从而遗忘了管理方法应该为谁服务。同时希望通用汽车能够明白怎样预测市场,预测市场的目的是什么。并且也在此强调我不是什么“权威”,因此也希望通用汽车和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能够给我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