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房子太贵了,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买了房子把钱都花光了,还向银行借了很多钱,都没有钱给孩子买玩具了。”12日在十八大新闻中心,11岁的小学生记者张佳鹤对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说,他想请教部长伯伯怎样能让房价降一点?。
小学生人小却提出一个大问题:高房价对消费的严重挤出效应,从眼前看高房价已经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当务之急带来严重影响,从长远看对经济发展后劲和持续性的影响已经显得非常突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事关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之大计。其中一个重要要求就是把经济拉动力转变到国内消费为主上。从投资上来看,政府主导的大投资主观性强,与市场往往贴的不是太紧,要么造成投资过热,要么出现产能过剩,已经不可持续。出口拉动更是难以依靠,这种把本国经济依靠在外部需求上短期可以,但长期绝对靠不住。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经济发展动力主要是依靠国内消费,美国国内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占比一直维持在70-80%,我国长期仅仅维持在30—50%这个区间。
启动消费已经喊了许多年了,实事求是说,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很多:有收入增长慢,百姓消费能力不强的问题;有收入差距过大,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消费意愿却不强,消费意愿强的中低收入者却没有消费能力的问题;有社会保障不健全,百姓消费后顾之忧过大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物价高、房价贵对消费制约、挤出过大问题。特别是高房价不仅成为影响百姓住有所居的民生问题,而且成为挤出消费,影响启动消费,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大计的大问题。
11岁小学生记者从天真的高房价对孩子们玩具消费的影响提问,其实折射出一个高房价对整个消费的全面性影响。一套住房需要耗费两三代家庭的积蓄,那么,就因为一个“住”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吃、穿、行、用”等其他多方面的消费启动。
有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房地产对GDP的贡献度在30%以上,这从另一方面证明我国房地产的畸形发展和经济增长布局的严重不合理。试想,如果国人消费的购买力全部被房地产、被一房难求的一套房子吸引去,那就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两大结果:一是其他产业由于消费拉动乏力而逐渐陷入衰退萎靡状态。这几年实体经济越来越难以做下去,越来越不景气,生产力、生产要素越来越弃实体经济而去,与高房价不无关系。这么多年一边是房地产非理性繁荣、房价非理性暴涨,另一边却是消费始终难以启动,凶手之一就是高房价。二是房地产泡沫被吹大,整个经济泡沫风险凸显。这使笔者想起了投资者的《圣经》—《证券分析》作者、华尔街伟大的金融家本杰明-格雷厄姆100多年前说的一番话:于是所有成本都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支付,开发商可以一文钱不投而获得整个资产,在许多情况下还有大量现金进账。不难想象,整个房地产金融业可谓隐患重重,所有参与各方都缺乏原则、洞察力和起码的常识,以至于整个行业日益膨胀,并最终毁于一旦。
房地产调控、把高房价降下来不仅关系到百姓住有所居的民生问题,而且关系到启动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之大计。因此,房地产调控不是放松的问题,而是针对“交易量增加、交易价格同时上涨”出台更加严格的进一步调控政策进行调控的问题。
房子贵爸妈没钱买玩具折射消费被挤出
评论
2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