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 物质运动的进化过程


第一节 物质运动的进化过程
物质运动的进化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基本层次,或者可以划分为八个基本阶段。
一、单质运动
世界万物是不断运动着的,在物质的一切属性中,运动是最基本的属性,其他属性都是运动属性的具体表现。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对应着特定的能量形式,例如: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动能;与分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热能;与原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与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电能;与光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光能。
二、双质转化运动
两种不同性质的运动可以相互转化,相应的能量形式也会发生转化。例如,两个物体碰撞后产生的变形,就是机械运动转化为物理运动,机械能转化为物理能或热。
三、多质闭循环转化运动
多质闭循环转化运动就是三种或三种以上不同性质运动的循环转化。闭循环转化运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卡诺循环。
  卡诺循环包括四个步骤:一是等温膨胀,在这个过程中系统从环境中吸收热量;二是绝热膨胀,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对环境作功;三是等温压缩,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向环境中放出热量;四是绝热压缩,系统恢复原来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对环境作负功。
卡诺循环
四、正反馈运动
在闭循环转化运动系统中,当不同性质的相互作用或相互转化运动处于远离平衡区,并产生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就会产生非线性的正反馈效应,能够使系统中的各要素之间产生协调动作,从而可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稳定有序的“耗散结构”。生物机体是一种远离平衡态的有序结构,它只有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因而是一种典型的耗散结构。人类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耗散结构,具有最为复杂而精密的有序化结构和严谨协调的有序化功能。
五、趋性运动
若干个正反馈运动有机地组合起来,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相互配合、协调动作,就可以使微生物形成趋性运动。趋性是指微生物能够向一定方向移动,从而适应环境变化而生存的一种属性,使得微生物具有寻找食源和逃避毒性环境的能力,因而在生存上具有竞争优势。微生物的趋性系统是由以下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能识别和接受外来刺激信号的受体, 二是能处理来自受体信号的信号处理系统,三是能调节鞭毛运动或气泡内气体进出的反应调节器。依据刺激源的性质,趋性运动可区分为趋光性、趋氧性、趋水性、趋酸性、趋湿性、趋温性、趋音性、趋化性、趋地性、趋触性运动等。具有这种趋性运动的生物有细菌、草履虫等。
六、无条件反射运动
多个趋性运动有机地组合起来,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相互配合、协调动作,就可以使生物形成无条件反射运动。无条件反射一般都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动物机体通过无条件反射来感知和选择具有复合的物理化学特性的物质,使这种感知和和选择具有更加明确和具体的方向性,并且以此来控制和调节体内各种生理过程和行为活动,使它们相互协调,也使机体对环境的各种变化发生适应性反应,保证了机体与外环境的统一。不过,这种无条件反射运动需要经过长期进化才能建立起来,而且不容易改变,不存在任何灵活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来灵活调节。具有这种无条件反射运动的生物有鱼类、昆虫类、鸟类动物等。
六、条件反射运动
多个无条件反射运动有机地组合进来,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相互配合、协调动作,就可以使动物形成一种开放型的无条件反射运动,这种开放型的无条件反射运动就是条件反射运动,其本质就是把一种从属型的无条件反射运动与另一种主导型的无条件反射运动联系起来,从而组成一种新的、开放型的、不稳定的无条件反射运动。条件反射就是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映的刺激同时给予,使他们彼此建立起联系,从而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之间建立起新的联系叫做条件反射。
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如果只有无条件反射是无法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的。可以设想,机体不能只依靠食物掉入口中才引起吃食动作,更不能只在身上遭受伤害时才引起防御动作。较低等动物能够通过条件反射来感知和学习事物的变化情况,从而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相比,前者的数目是无限的,后者是有限的。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还在远方的刺激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因此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大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具有这种条件反射运动的生物有哺乳类动物等。
七、知性运动
多个条件反射的运动有机地组合起来,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相互配合、协调动作,就可以使动物形成知性运动。较高等动物能够通过知性运动来感知和区分多种事物以及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和逻辑关系),从而具有更强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抽象能力和经验总结能力。具有这种运动的生物有灵长类动物等。
八、思维运动
多个对于第二信号系统的知性运动有机地组合起来,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相互配合、协调动作,就可以形成思维运动。人类借助于语言(文字、声音与图像)对各种事物的运动与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归纳与抽象,并形成相应的形象或概念,再进行判断和推理,全面地、准确地、辩证地认识各种事物的内在本质与规律性,从而具有更强的识别能力、应变能力、预见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这种运动的生物只有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