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十八大报告”的第一讲稿


“解读十八大报告”的第一讲稿
精细管理工程是让刘先明
2012年11月14
 
2012年11月14日,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了。这一天,一家设计院的院长打来电话,希望本人找个时间,到该设计院去解读十八大报告。于是,应这一家设计院的要求,结合本人对十八大报告的学习和体会,整理、形成了解读十八大报告的讲稿。
 
一、在历史紧要关头,十八大报告明确肯定了毛主席的崇高地位:
十八大报告指出: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解读:
1、在广大人民自觉、自发掀起了怀念毛主席热潮的时候,在否定毛主席的思潮还局部存在、甚至还局部猖狂的时候,这一论述,及时而坚定地明确了毛主席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地位。
2、“变革”包含“改革”,“变革”比“改革”更艰难、更伟大,这一论述,明确了毛主席是“变革”的领袖。
3、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会遇到曲折的,明确用的“严重曲折”一词,是尊重历史和客观的体现,“严重曲折”包括“文革”。
4、明确了毛主席的时代与当今时代的关系。
 
二、在信仰模糊的路口,十八大旗帜鲜明地回答了 “旗”和“路”的问题:
十八大报告指出: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解读:
1、11月8日下午,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党的十八大上海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主题,简明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4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
2、11月9日上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峰教授做客人民网,为广大网民解读如何正确理解报告中提出的不走“老路”与“邪路”。
所谓封闭僵化的老路就是指改革开放前的传统社会主义路子,当然也包括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路子。改旗易帜的邪路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完全放弃社会主义的旗帜,走资本主义的路子。还有一个也是指我们不能照搬现在在一些西方由社会民主党执政的发达国家所主张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因为这不适合我们中国国情。我们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出来的正确道路。
3、《人民日报》11月11日发表《独具魅力的中国气派》一文
十八大是观察现实中国的窗口,也是把握未来中国的契机。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对当今世界格局、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准确把握。
环顾世界,一些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政治体制,水土不服,破而不立。经济停滞、民生凋敝、社会动荡,不仅损耗国家实力,甚至扼杀对未来的憧憬。一系列反面教材告诫我们,政治体制事关安危存亡,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浮躁和盲动。
需要看到的是,一些西方国家仍在固守“制度性傲慢与偏见”,为推行其所谓的普世价值,对他国政治体制乱贴标签,妄加非议,甚至直接干涉。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和压力,发展中国家需要足够的定力,更需要办好自己的事情。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拥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钟声)
 
三、从发展的角度,描述了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十八大报告指出: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解读:
1、科学发展观,是延伸性创新的产物;
2、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一脉相承。
 
四、从实际出发,指出了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
十八大报告指出:
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解读:
1、体现了时与空的交叉和结合:
“过程”是时间性的概念,方面是“空间”性的概念。
2、体现了主动与被动的结合:
“必须”是被动地接受,“自觉”是主动的意识和行为。
3、体现了方向与方法的结合:
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是方向性的东西,根本方法是方法性的东西。
 
五、“美丽中国”的新提法,体现了诗情和激情:
十八大报告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解读:
1、2012年2月15日,刘先明在《习近平访美的三句话真经典》一文里写道:
习近平去美国访问,通过书面和口头的形式,讲到了以下三句话:一、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二、在人权问题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三、中国有句流行的歌的歌词是这样唱的:“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对于这三句话,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的体会是:第一句话,耐人寻味,富有诗情画意。
第二句话,引用一句广告语,富有哲理。第三句话,引用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的歌词,富有激情。
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使用了“美丽中国”这样一个词,富有诗情画意,富有憧憬,与习近平访美时讲到的三句话的语言风格,相辉映。
2、“美丽中国”,是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体。
3、人民既是“美丽中国”的建设者,也是“美丽中国”的享受着,更是“美丽中国”的体验和检查者。
4、“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中华民族要延续美丽,不要延续丑恶。
 
六、主线和生命线相连,搞好纯洁性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十八大报告指出:
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解读:
1、纯洁性建设,是主线中的一支;腐败问题解决不好,会亡党亡国,似生命线。
2、党的纯洁性建设,搞好了,能有效防腐败、反腐败。
3、反腐败尽管有成效,但是,还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还有距离。比如:人民网上有关三一“行贿门”的真实性的网络调查数据,被肆意篡改和歪曲。
 
七、注入新的生机,吹响了“创新”的新号角: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解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11月12日发表了本人撰写的《十八大报告吹响了“创新”的新号角》,文中写道:
胡锦涛在会上宣读的十八大报告的要点全文中,有57处出现了“创新”一词,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金融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原始创新、协同创新、自主创新、行政管理创新、基层党建创新,等等。
胡锦涛在会上宣读的十八大报告的要点全文中,有84处出现了“改革”一词。对于改革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我是这么理解的:在一个创新的过程和成果里,不一定有改革;但是,在一个改革的过程和结果里,通常都伴随着创新;换句话说:一个改革,实质上,就是一个创新。
胡锦涛在会上宣读的十八大报告的要点全文中,有13处出现了“转变”一词。关于转变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我是这么认为的:任何转变,都是在一定的创新意识指导下进行的,转变的过程,是创新的思维和方法运用的过程;转变,实质上,就是创新驱动的过程和结果;没有创新,就没有转变。
显然,十八大报告突出体现了创新的色彩和特征;十八大报告,吹响了“创新”的新号角。
 
八、不忘本、以人为本,为了 “根本”: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解读:
1、十八大报告中,有145次提到“人民”,“人民”出现的形式,有的是方向性的理念、有的是要求性的判官,还有的是实施的主体和方法。
2、高频出现“人民”一词,一方面体现了党没忘本,另一方面,体现了党要以人为本,同时,还体现了党要牢牢记住和实现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
3、党的十八大,不仅与全体党员有关,也与全中国各阶层的人都密切相关。
4、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一些理念、观点、要求、方法,各单位的岗位员工,不管是不是党员,都是可以按照刘先明提出的“岗位主人翁”的心态,去创造性地吸收、感悟、借鉴,并有机运用于本职工作中去的。
 
 
附、刘先明简介: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襄樊学院客座教授,苏州胥城大厦、书香连锁酒店等单位的企业文化顾问。湖北省企业文化促进会学术顾问。
2001年创立了“精细管理工程”、首创性提出了“岗位主人翁”的新概念; 2005年首创性提出了煤矿领导“捆绑式下井”的新观点。上海铁路局、九寨沟风景区等40多家单位借鉴了精细管理工程。2002年在天津、东莞两民营企业首创实践了“签约总裁”和“签约总经理”的咨询新方式。
曾为大庆油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海尔、海信、美的、红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三院、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垃圾渣土管理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20工厂、北京空军十总队、中船重工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储粮、中平能化集团易成新材料公司、胥城大厦、书香连锁酒店、长庆油田采气一厂、辽河油田、中原油田、大庆燃气、上海石化、吉林石化、天津石化、首都机场、上海铁路局、杭州公交集团、北京京煤集团、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山东农行、湖南农行、江西农发行、吉林邮政、四川电力、深圳卫视、潍坊报业集团、潍坊地税局、新华联集团、中建三局、中铁四局、中十冶、安徽交通投资集团、湖北路桥、内蒙古移动、北京贝尔、北京朗姿服装、杭华油墨、上海医药、海南永青、安徽和威、锦州航星集团、黄山永佳集团、广东广晟冶金集团、陕西北元化工集团、山东鲁西化工、北京怀柔医院、北京平谷医院、徐州中医院等百余家单位提供了企业文化、精细管理工程、管理创新、文化营销、品牌推广、人力资源管理、客户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咨询、培训服务。
曾被中国企业评价协会(隶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聘为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活动的评审工作专家;20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培训师;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企业管理咨询大师,享有“红色咨询师”的雅称。
联系电话:13910823978;QQ:275399245;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