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低税率,何解?


     在上半年业绩增速低于市场预期和经营目标的情况下,贵州茅台(600519.SH)10月26日交出了一分靓丽的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6.67亿元,同比增长74.71%;净利润34.24亿元,同比大增106.7%,这使得公司前三个季度的净利润达到104.2亿元,同比增长58.62%,重新恢复了高增长,全年目标也基本无忧。然而在光鲜成绩的背后,却是公司预收款和营业税金的下降。

预收款一向被视作白酒公司利润调节的“蓄水池”,对白酒公司业绩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合理释放这些手中的“余粮”将对白酒公司业绩起到很好的平滑作用,而茅台作为白酒龙头是使用预收款调解业绩的典型。从2008年起贵州茅台就通过有规律的释放预收款来平滑自己的业绩。

通过观察贵州茅台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可以发现,从2008年起,贵州茅台都是在二季度集中确认预收款以推高当季营收和利润,然后三季度再将预收款再度回笼至当年年初水平。从2008年到2011年,与二季度相比,贵州茅台三季度预收款的增幅分别为2.18倍、96.95%、65.75%和38.16%。由于行业竞争和预收款基数增大等原因,增速虽然逐步放缓,但环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并且在当年的四季度达到新高。然而今年三季度,茅台预收款却打破了这一规律,报告显示,与二季度相比,贵州茅台三季度预收款下降了2.98亿元,虽然降幅并不明显,但却是近5年来预收款在三季度首次环比下滑。

如果按照这几年的惯例,茅台将预收款回升至年初水平,这将直接减少公司20亿元左右的收入,这将使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大为减少。对于预收款减少问题,有市场分析指出,这或许跟茅台的直营店建设有一定关系,目前茅台在全国已经开设了超过30家的直营店,而直营店是没有预收款的。但根据贵州茅台的计划,自营渠道销量计划占公司总销售数量的10%-20%,显然这只会影响一部分销售增量,而不是对公司原有销售体系的彻底变更,因此茅台预收款即使会有所影响,但也应该是环比增幅降低,而不是减少,所以,三季度预收款5年来首次环比减少用直营店来解释稍显不充分。

政策到底是为啥呢?里面蕴含着啥利益关系,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如果地方政府一味的对目前已经很高的泡沫的白酒业补贴来虚增业绩的行为对整个社会得不到半点益处,首先补贴就意味着将来更大的补贴,拿纳税人的钱不好好利用竟然补贴这样的企业,医疗保障,养老保险那些行业的钱都这么被吸干了;其次目前补贴就意味着加速白酒产业的泡沫破裂,也许这样更好的让人们看清楚白酒的本质内涵。在这次的低税率也就是变形的补贴,就是为以后更大的风险埋下伏笔,不然就不是好的文章,希望不要成为白酒板块转变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