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随州“双腰强壮工程”


  那天在中华福地大洪山有幸与几位大人物一叙,鄙人提到一个想法,居然得到一顿表扬,其中一位历史知识极为渊博的姓孙的人大代表更是拍肩鼓励,令我受宠若惊。

      我非人大代表,亦非政协委员,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也是应尽的一份责任。想到这里,就整理了几句,可否名曰《湖北“双腰强壮工程”》?要点如下:

      一、“双腰”皆弱或一强一弱,都不可能助推湖北强盛。因此,需要实施“双腰强壮工程”。

      话要从“一主两副”说起。说的是湖北省的一个城市带动发展战略举措,即通过一个“主中心城市”武汉市,以及“省域两个副中心城市”鄂西北的襄阳市、鄂西南的宜昌市,带动湖北经济加快发展。这个战略很英明,打造金三角的三个顶点,加大聚集功能和区域辐射作用。“一主两副”城市发展战略,在加强大武汉这个“主”的同时,需要加强相对偏弱的襄阳、宜昌这“两副”,无疑也是明智之举。但由“一主”与“两副”构成的两个走廊,长江中游走廊和随枣走廊中间节点的荆州、随州,即两个“腰子”,均相对较弱,同样需要加强,以形成“一主两副”构筑的两个边线的两个重要支撑,或者两条城市带的有力承启点。荆州、随州可谓湖北的“双腰”,双腰强壮,则湖北力挺。再者,周边河南信阳发展势头迅猛。如果“口子市”随州不发力,恐怕难以发挥湖北省北上抗衡的整体竞争优势,以及南北生态文化旅游与商贸物流联动的合作优势。

      二、“双腰强壮工程”不会弱化“荆州壮腰工程”。

      湖北目前已经启动实施荆州壮腰工程,十分正确,必要而急迫。武汉龙头是铜做的,宜昌龙尾是钢铁的,而两者之间的荆州如果是现在这样的豆腐腰子,那湖北长江中游的这条龙也腾舞不起来。有人提问,现在才开始荆州壮腰工程,你又来打岔什么“双腰强壮工程”,会不会分散注意力和重点,会不会弱化“荆州壮腰工程”?我的回答是应该不会。“双腰强壮”主要是以市场机制为推动力的,加快荆州随州这两州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各自差异化发展。随州的自然资源与荆州迥异,产业结构也大不相同,各自的文化特色明显,重点领域不同。即使基础设施类似,比如交通基础设施,随州也已基本完善。因此,省里在重点倾斜的政策方面,也各有侧重。“双腰强壮工程”不会从根本上弱化“荆州壮腰工程”,在更多的方面,双方还会借鉴促进(专述于下面一条)。另外,随州壮腰工程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大别山的革命老区大悟县、红安县、麻城市的加快发展。

      三、正像“两副”接踵竞走一样,“双腰”也可比翼齐飞。

      “两副”之所以能够互相比着干,争先恐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可以互为参照,互相借鉴。如果构造“双腰”,那么在实施的过程中,其“比学赶帮超”的效应亦然。双胞胎吃饭不用喂,抢着吃,比独生子女好养一些,就是这个道理。

      四、加快研究随州壮腰工程,着重与荆州壮腰工程差异化发展,协调实施。

      随州壮腰工程应该凸显已有基础和优势的改装汽车的工业产业、大洪山的生态旅游、炎帝神农和古乐编钟的文化、香菇木耳等山货出口“全省老大”的食品安全信用等,与荆州壮腰工程形成鲜明的优势特色。具体的工作安排可顺着荆州壮腰工程的路子,加快制定随州壮腰工程方案,以达到这二州“双腰强壮”协调联动的更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