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要摆好“龙头”


  开心的领了时空博客给予的红包,重复的听着《春节序曲》的旋律,于此,体会了春节的喜气,闻到了春天的气息,听到了春天的脚步!

  这个春节来得很早,比往年都要早!让赶趟的人们措手不及,让回家的人们忙不迭地。

  2012年,农历壬辰龙年,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国人,意义非凡。中国人对龙一直有种特殊的情结,从龙年春节祝福的短信里我们就可以找到龙年说龙的主题,可以看到龙年盼望龙腾虎跃的期望!

  过去的一年,2011年,农历辛卯兔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物价上涨,收入不涨,宏观调控趋紧,市场环境不振;国家宏观上恰是为了调结构,转方式;从百姓微观上的角度看是入不敷出,资产缩水。老百姓一年到头手里没有余下几个臭钱,而政府的财政收入却突破10万亿大关。

  新的一年,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当然是要有新的气象!新的业绩!把丢失的找回来,把少赚的赚回来。是否能够实现这一美丽的愿望,取决于这个摆在龙年的“龙头”大事: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这不,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至少我们还活着,没有像温州那一带的老板一样,不是跑路就是跳楼。

  记得在2011年春节期间的那篇《紧跟春天的脚步》的文章里我写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脚步在桃花盛开的季节里愈发矫健,成长的脉搏不落下千丝万缕的细节,而我却异样的觉得今年确实不同往年,要思辨,更要改变。而到现在我还是觉得这句话堪为经典,放在2012年的这个“龙头”上更为贴切。

  不可否认的是,沿着2011年的翘尾开始,房地产继续了决心上的调控,CPI指数一二再的紧绷,股市跌回到10年前的原点,出口转内销始终停留在理想状态,GDP靠投资拉动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10万亿的财政收入说明不了中国已经富有,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也说明不了中国已经强大;这一切其实都很矛盾,是个矛盾的死角!而摆在这个死角面前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必须改革!不改革就只有死路一条。就像20年前邓小平先生设计的一样,需要一次彻彻底底的大改革,有的领域甚至可以颠覆。

  然而,邓小平设计的改革是从上而下的,渐进式的,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改革,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2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年年增长的GDP中我们收获了喜悦和财富,收获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和关注。这当然是可喜可贺的大事。

  从邓小平的“92南巡”讲话正式算起,我们沿着伟人的改革思路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这20个春秋始终围绕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线,这20个春秋里我们也仅仅始终局限于经济的建设和改革中,改革开放搞活了市场经济,提升了综合国力,富裕了一部分人,诞生了千万富翁,拉开了贫富差距,富的更富穷的更穷,不可避免的也产生了一些不该有的社会矛盾,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矛盾有进一步倒逼改革的趋势。

  也许,中央的调结构,转方式就是新一轮改革的开始,但愿国家已经提上议程的“社会管理”和已经开始实施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命题是奔解决矛盾而来,是从政府的层面试水“政改”而来。

  眼下世界的眼光都看着中国,都非常关切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下一步将何去何从?走向哪里?尽管中国也还在继续发展和崛起,但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从2011年起,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放缓脚步,这当然和我们的调结构,转方式有关,同时也是受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影响。

  事实上中国的经济很脆弱,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来保持增长,而同属“三架马车”中的消费却一直不振,这是问题的关键。所以中国的经济必须从外向型经济转为内需动力型经济,然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改革,从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开始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从强化政府“社会管理”的角度来进行社会体制改革,把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住房、收入分配制度落实到位,让老百姓愿意花钱,有钱可花,这是内需的基础,一个消费型社会的基础。

  其实,对于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的事情,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事情,看准了就要行动,只要目标明确,哪怕实施过程中遭遇挫折也没有关系。就像从2011年初开始的房地产调控一样,虽然有挫折有痛苦,但是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忍受这“刮骨疗伤”的暂时痛苦。站在改与不改的十字路口,我们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对于国家来说是这样,对于我们个人和企业来说也是这样。

  龙年要摆好“龙头”,要把握一点时代脉搏,那是为了与时俱进。然而,我决定在2012年放慢行走的脚步,因为我需要走的更稳!站在龙年的“龙头”上,除了要规划新的一年的计划,做出思想领域的结构调整,拟好行动的路线图之外,当然还要祝愿2012年的中国要“龙腾虎跃”!同时也希望我自己的事业“生龙活虎”!像龙一样“腾云驾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