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应该还称不上真正的大城市,然而,我们的梦想是把南宁市打造成“区域国际性超大城市”,在目标面前,我们不得不快马加鞭,然而,在事实面前,我们不可避免的又将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
也许,城市不应该一味的追求“大”,应当追求的是“强大”。强大,不仅是一种区域面积的概念,也有人口密度的概念,当然也涵括经济存量和GDP的量化指标,不可避免的应当还要有生活和工作在这座城市的人们那种“幸福感”的体现。
然而,经过了几天前的大堵车之后,我却另眼相看这座美丽的城市了。我不再关心这座城市将遇见多么好的发展机遇,会变成多么的“超大”了,我关心的是,行走是不是畅通无阻,上班是不是按时到岗,下班是不是能顺利回家了。
当你在路上堵上半个小时的车,我敢保证的是,上班的肯定迟到,下班的肯定骂娘,因为谁的心里都不好受,堵得慌。
对于南宁的堵车,其实,我和大家的看法基本一致,在这里也不妨累赘的说上几句,表明一丝看法。我总结的堵车原因如下:
一、车多,据不完全统计,也沿用类似道听途说的消息,话说南宁市一天新增车辆300多台,一年365天,年复一年,结果不言而谕。然而,这个数据还是从2009年就已经开始,也许到现在,早已不再是一天300台了。
二、路窄,一个城市就那么几条像样的道路,掐指一算,不过双数,余下的不是羊肠小道就是如弯曲蛇样爬行的小道,蛇样爬行的小道在琅东一带可以数不胜数,那还是新开发的区域呢,旧城自不必说了。
三、出路口多,一条恰是好走的道,不是被特有的“摩托车”道削去三成,就是被左右出入的道口挤兑了主干道行车的速度,这也许是南宁特有的现象。
四、红绿灯路口多,几步之遥,一个红绿灯路口把刚刚启动想一飙千米的汽车嘎然拦截,在十字路口过往的熙熙攘攘里,总有那么一两个车道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队伍的屁股已经顶住刚过的那一个红绿灯路口。这也许只有南宁才有的怪现象。
五、开车人的素质,也许记忆中永远不会忘记的是礼让行车,然而,事实上,一旦没有了指示灯,我们便开始只顾自己不顾左右,相互没有了一点一毫的礼让,到头来,就是几个方向的车都挤在一块,车头靠车头,我不让你,你不让我,煞是好看。结果是造成真正的大堵车。
六、交警不作为,上下班明显的高峰期,路上鲜见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在南宁已经不再是奇迹。以为所有的道路在红绿灯的指示下会正常顺畅通过每一辆车,那是因为交警在做梦。
七、道路事故处理不及时,在于事故双方的利益受损,要求高低胜负,这是常情。一方面说明事故双方觉悟有问题,再者说明事故的损失还有待相关保险机构的现场认证。所以我个人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如果是小小一擦一碰,很是轻微,建议事故双方应当“私了”解决,离开现场。这当然不会是南宁市的特列,也断构不成城市大堵车的理由。
原因找到了,对症下药其实就很容易解决南宁的堵车问题。从每一个细小的原因入手,找出可操作性强的手法,并且又经济又容易的手段加以调节就可以治理堵车问题。
上面谈到了七个原因,也许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没有探究出来,那也合情合理,因为我是一介草根,不是业内专家。结合这七个原因,在我看来,只有抓住其中的第六点作文章就可以治理好堵车问题。 那就是交警要作为,而且要有服务精神。这是解决南宁市堵车频发的基本出发点。
一、交警要有作为,应当表现在行车高峰期间要上路维持交通秩序,和红绿灯、摄像头一道,人机搭配,共同维护这个城市上下班、周末、重大节日的车流人流正常化,顺畅性。
二、交警要有服务精神,就应该学习现在政府提倡建设的服务型政府一般,拿出服务的姿态来,可以学习一下各级政府的“行政审批大厅”一样的作风,至少在上班时间的安排上要有所创新。建议南宁市的交警部门设立:内勤和外勤两个队伍,外勤队的上班时间在早上8点到10点,下午的17点到20点,其他时间休息。工作地点:分管的道路口,工作内容:维持顺畅的交通。内外勤可以轮流调动,以便于业务和劳逸的交换。
三、还有一个趋势,那就是公共交通。然而,南宁高效率的公共交通很难实施到位,眼下只有辛苦交警同志了,希望是过渡期吧。等以后轻轨开通了也许就不那么堵车了,理论上讲出行的交通工具有了更好的选择,市民就可以减少自己开车上路的机会,这当然可以减少堵车现象的发生。
解决南宁的堵车,还得靠交警。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