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回湖北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好不容易有了些闲时,便阅读了一本名为《追求突破型创新》的书,里面都是美国一些创新研究机构的专家们的研究成果,读来感触颇深。其中感触最深的是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如何提升创新质量的问题。
创新,对于国人而言,已经成为时髦的口号。从政府到企业,从组织到个人,从成人到学童,常喊着的两个字就是“创新”。
然而,创新不是喊出来的,创新挂在嘴边,并不表明就能创新。这是人们都知道的道理。然而,道理归道理,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似乎只要喊了创新,创新就有了;喊了创新的人,似乎都是敢于创新的勇者,善于创新的智者。因而,在中国形成了这样一种风气:所有的行为,都是创新的行为,所有的过程,都是创新的过程,所有的经验,都是创新的结果。所以,我国专利技术数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一,弄得外国人都吓了一跳,直呼有“水份”。
当然,我并不怀疑中国的专利技术数量排名全球第一。可为什么中国的财富创造能力还是那么弱?为什么还要靠廉价劳动力和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为什么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那么艰难?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创新质量过低,或者是突破性的创新能力还很弱。过去,人们经常感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难,而现在的中国有那么多的社会资本,却很难找到高科技项目进行投资。所以,没有去处的社会资本就只好炒楼市、炒大蒜、炒玉石,炒得天昏地暗。
那么,所谓创新质量是什么?有什么标准吗?当然有。衡量创新的高质量,有两条标准:一条是具有改变的力量,大到改变世界,小到改变一个产业或创造出一个新的产业;另一条是财富创造力很强,可以让一个企业富可敌国。
现在的中国,其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在数量上恐怕也是全球第一了。政府的支持力度不能说是全世界最强,那也是够“强”了。人们不禁要问:在中国,有多少创新改变了世界?有多少创新改变了一个产业?有多少创新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没有。
中国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去提升财富创造能力,没有高质量的创新几乎不可能实现。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嘴皮子上的创新,或者只满足于一些小打小闹、修修补补的低水准的创新,甚至将一些平庸当作创新来对待,来拔高,则必然会严重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未来的国际竞争,将是创新质量的竞争,谁的创新质量高,谁就将赢得未来。因此,提升创新质量,事关中国未来的命运,不可小视。现在是时候让创新由数量向质量转变了。
当然,提升创新质量也并不那么容易。但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去进行艰苦的努力。最根本的是要改变知识奴才式的教育现状,建立起培养驾驭知识能力强、创新思维能力强的高质量创新人才的教育体制。如果中国的教育体制不进行彻底的变革,则创新的质量将无法得到提升。除此,还要建立起激励高质量创新的机制,形成追求突破型创新的社会氛围,坚决克服那种为了评个职称、为了争取国家科研经费而弄一些低质量创新项目的现象,尤其要根除那些渗透到创新领域里的腐败行为,还创新领域里一个洁净的世界。
创新质量决定中国未来
评论
5 views